近日,深圳市政協圍繞“聚焦打造科技硬核,大力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開展專題調研并召開相關提案督辦座談會。
今年,市政協制定了專題協商調研工作方案,組織委員、專家通過全面摸清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現狀,剖析推進園區建設過程中的障礙、瓶頸和困難,總結推廣相關經驗。
調研組到新皇崗口岸聯檢大樓施工現場、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展示交流中心、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園區交通配套、項目引進、企業發展等情況。
在口岸施工現場,深圳市建筑工務署工作人員介紹了項目規劃、建設情況以及口岸大樓功能布局、通關設計。委員們建議,加快新皇崗口岸建設,推進河套專用口岸規劃,不斷提升口岸數字化管理水平。
在位于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園的晶泰科技,委員們看到機器人正在協助科研人員運送藥物開展試驗,改變了過去科研人員“肩挑手拿”的傳統工作模式。不禁感慨“機器人跑腿,把科研人員從重復操作中解放了出來。”
座談會上,《關于進一步落實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要求,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的提案》主辦單位河套發展署、會辦單位市口岸辦通報提案辦理進展情況。政協委員、科研院所及企業代表就如何推動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提出,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科創類基金、鼓勵科創團隊開展國際化交流、簡化科研各相關事項的審批流程、提升合作區深圳園區工作人員生活便利度等意見建議。
“建設、管理、運營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國際化的思路非常重要。”市政協常委阮雙琛建議,加強新型創新企業建設,鼓勵他們走出去參與國際學術活動,了解、學習、參展……“鏈接和引進國際一流機構和項目是頭等大事。”
市政協委員連樟文認為,建設現代化口岸不能按照傳統模式,深港兩地要聯動做好頂層設計,科學技術專業人才和政協委員們要發揮智庫作用,“要打造數字化賦能的口岸和園區。”
“今天的調研讓人信心大增,各方關注的問題比想象中進展得更快更好。制度方面的創新探索讓人印象深刻。”市政協副主席吳以環表示,將把大家的建議收集歸納上報,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也希望委員們繼續為部門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