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正在大力推進零碳園區建設,計劃到2025年建成15個省級零碳園區。政府部門已啟動了5個園區,力求推動綠色能源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并出臺了一系列生態保護和補償政策,以提升全省生態環境質量。
云南省近日召開了一場關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了一個大動作——全省已啟動建設5個省級零碳園區,目標是在2025年底前完成15個零碳園區的建設。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趙子杰表示,盡管目前國內外尚無統一的零碳園區評價標準,云南已經大膽邁出了一步,制定了自己的零碳園區建設評價指標體系。這套體系涵蓋了綠色產業集聚、綠色能源多能互補、綠色供應鏈管理等六大方面,力求在推動綠色能源和先進制造業高端融合發展的同時,有效增加綠色低碳產品的供給。
目前,云南已啟動了5個省級零碳園區,包括安寧產業園區、曲靖經開區、玉溪高新區、楚雄高新區和祥云經開區。每個園區都有其獨特的資源和能源優勢,各自走出了不同的零碳實現路徑。同時,云南還在籌備第二批零碳園區的申報,計劃到2025年底前建設完成15個零碳園區。這些園區不僅是綠色發展的標桿,也是云南省綠色能源和高端制造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實驗田。
云南在推進零碳園區建設方面的舉措,體現了全省對綠色發展的高度重視。通過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和重點任務,云南不僅有效利用了自身豐富的綠色能源資源,還推動了先進制造業的高端融合。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有助于實現碳排放和吸收的平衡,也有望在未來為全國乃至全球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參考。值得一提的是,云南還通過生態保護紅線、生態補償機制等多項政策,進一步夯實了全省的綠色基底。這些政策的實施,不僅提升了全省的生態環境質量,也為零碳園區的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
此外,云南還在積極推進廢棄物循環利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方面的工作,進一步豐富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對于廣大市民和企業來說,這不僅意味著一個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也為他們帶來了更多的綠色發展機遇。通過這些努力,云南正在以實際行動描繪出一幅綠色發展的美好藍圖,值得其他地區學習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