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3日開幕的2024裝備制造業發展大會上,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將高水平規劃建設重慶樞紐港產業園,以產業園為重要平臺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重點發展先進成套裝備產業、先進材料產業、現代物流及供應鏈服務業,全面構建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該負責人介紹,重慶是國家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具有國家戰略疊加、城市規模、產業基礎、交通樞紐、人文生態、創業成本、創新潛力等七大優勢,正深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并將以重慶樞紐港產業園為重要平臺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
“重慶樞紐港產業園計劃到2027年、2030年、2035年,產業規模分別超過7000億元、10000億元、14000億元。”該負責人表示,重慶樞紐港產業園位于重慶主城都市區核心位置,地處中心城區與渝西地區交匯之處,總體規劃了“一區兩廊”的空間結構。其中“一區”為先行區,涵蓋江津、九龍坡等部分區域,規劃面積約29.8平方公里。“兩廊”貫穿南北向科學大道走廊、東西向沿江產業走廊。
據介紹,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擁有多項投資優勢,包括鐵路貨場、港口碼頭和綜合保稅區等基礎設施保障,供應鏈管理、報關服務等綜合物流服務保障,提供金融服務、法律服務和人才服務等一系列配套服務。此外,產業園物流運輸有保障,鐵海聯運2天即可出海出境,國際鐵路班列5天直達東盟國家,12天駛抵歐洲,同時還規劃了四個特色貿易服務基地,將大力發展線上貿易功能,共建內外聯動的貿易網絡。
今年以來,重慶樞紐港產業園兩次舉辦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活動,累計簽約開工產業項目共74個,總投資601.5億元。簽約落地中冶賽迪冶金機電裝備成套項目、西南鋁提檔升級工程項目、西南鋁寬幅板帶生產基地等重大產業項目,當前園區已集聚中鋁集團、大唐集團、中冶賽迪、博世氫動力、國鴻氫能等300余家優質企業。
據了解,2023年,重慶實現工業增加值8333.35億元,比上年增長5.8%。今年1至10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9%,高于全國2.1個百分點,預計全年汽車產量達26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100萬輛左右。當前,重慶正錨定萬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五千億級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總體目標,搶抓國家重大生產力優化布局和戰略備份基地建設機遇,加快打造創新動力足、整機性能優、配套體系全、市場競爭力強的世界級裝備制造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