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液流電池、飛輪儲能……如何促進這些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北京市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高標準建設“一南一北”新型儲能產業示范區,其中南部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等地為載體,打造北京新型儲能產業示范“協同發展區”。《方案》指明了哪些發展方向?北京亦莊已有什么創新成果?接下來北京亦莊又將如何發展新型儲能產業?
在亦莊等地打造新型儲能產業示范“協同發展區”
新型儲能是催生國內能源新業態、搶占國際戰略新高地的重要領域。
放眼全球,新型儲能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美國、歐盟、日韓等主要經濟體逐步將發展新型儲能上升為國家或地區戰略。聚焦中國,新型儲能具備全產業鏈發展優勢,鋰離子電池儲能優勢突出,全世界超70%鋰電池在中國生產,液流電池等多項儲能技術已在發電、輸配電、用電等環節得到驗證應用,技術水平處于全球并跑甚至領跑階段……
北京作為中國新型儲能技術策源地,在新型儲能研發創新、產品集成、要素保障等方面具有較強優勢,而北京亦莊作為首都高精尖產業主陣地,也將進一步發揮產業示范作用。《方案》提出,基于北京市及津冀地區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基礎和區域特色,推動“三城創新引領、兩區集聚帶動、多點協同支撐”產業空間布局建設,其中南部以北京亦莊等地為載體,建設高端制造基地,布局儲能系統集成、電化學儲能、智能電網、關鍵材料和核心裝備研發制造,推動央地合作、京津冀協同,打造北京新型儲能產業示范“協同發展區”。
根據《方案》,北京將實施關鍵技術突破、數智融合示范、產業集群打造、生態平臺構建四大任務。在穩妥推進新型儲能多元化示范應用方面,《方案》提出,鼓勵北京亦莊等示范區圍繞半固態/全固態電池、液流電池等高安全性儲能技術路線和儲能系統安全技術開展示范應用。
亦莊實現多項首創新型儲能成果
具體來看,北京亦莊憑何承載產業示范協同發展功能?在新型儲能多元化示范應用領域已有哪些創新成果?
“今年7月,我們完成了全國首個構網型風儲場站220kV黑啟動及微網人工短路實驗。”金風科技有關負責人說。這標志著在完全沒有火電支撐的前提下,金風科技通過構網型技術及裝備實現了新能源獨立成網,對運用構網型技術解決弱電網環境下的新能源接入問題具有積極的示范作用。
在全釩液流電池領域,北京亦莊也有首創成果。“我們是一家專注于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研發、制造的企業,總部就在北京亦莊,目前已在這里建成國內最先進的電堆及系統集成智能生產線,并突破釩電池單堆功率局限性等技術難題,開發出國內單堆功率最大的100kW單個釩電池電堆及Vstorage儲能系統。”北京綠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綠釩”)市場部負責人劉文佳表示。全釩液流電池能利用釩離子的多個價態變化,實現電能儲存和釋放,是行業公認的最理想長時儲能技術之一,能廣泛應用于電源、電網、用戶側及特殊場景,實現對電力系統的穩定控制平滑輸出,避免因新能源發電波動引起的系統不穩定及安全問題。
此外,純鋰新能源基于在北京亦莊的自主研發和小批量試產,已投產國內首條全固態鋰電池量產線;嘉潔能科技自主研發的儲能式碳纖維電供暖智慧系統,顛覆了傳統供熱技術;中冶賽迪電氣在新型熔鹽儲能裝備、飛輪儲能等領域創新布局,研發出國內首套10kV高壓大功率熔鹽儲能感應加熱裝置……
《方案》為亦莊發展新型儲能產業指明方向
截至目前,北京亦莊在新型儲能領域,已匯聚以寧德時代為龍頭引領,以金風系公司北京天誠同創電氣、中綠中科鋰電容、嘉潔能科技、中冶賽迪電氣等企業為創新驅動的一批行業領先企業,落地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超級電容器、飛輪儲能、儲氫、熱儲能等儲能多元化示范應用。
打開《方案》的藍圖,到2027年,北京新型儲能技術創新和產業水平穩居國內前列,“三城創新引領、兩區集聚帶動、多點協同支撐”空間格局進一步深化,產業集群和生態體系不斷完善,并將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新型儲能產業營收力爭超過1000億元。
《方案》的發布也進一步為北京亦莊發展新型儲能指明方向,激發企業潛力。劉文佳表示:“《方案》的出臺,進一步增強了北京綠釩的發展信心,也更有動力扎根北京亦莊,推進更多全釩液流儲能項目的示范應用和推廣落地。”
接下來,北京亦莊將依托新能源產業優勢,謀劃出臺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專項支持政策,向著北京新型儲能產業示范“協同發展區”的方向不斷前行,引育更多上下游企業,建立更多零碳園區,鼓勵區內企業圍繞前沿儲能技術路線開展示范應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