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河南省政府主辦,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承辦,河南省政府駐廣州辦事處、河南日報社財經全媒體中心協辦的2024豫粵產業鏈合作交流對接活動在深圳舉行。活動以“共享發展鏈向未來”為主題,旨在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部署,促進制造業有序轉移,推動河南與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構建“鏈群共贏雙向奔赴”產業發展新格局。活動舉行的簽約儀式上,共達成簽約合作項目136個,總投資金額492.5億元,涉及高端裝備、新型材料、信息技術、現代醫藥、節能環保等產業,展現出兩地合作的強大潛力。
豫粵“心手”相牽
客從河洛來,豫粵一家親。作為客家人的祖根地,河南是包括廣東在內的全球客家鄉親的心靈故鄉。
河南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中,持續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對接,牽手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河南省政府副秘書長魏曉偉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豫粵兩省在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合作交流不斷拓展,兩地經貿往來日益頻繁,在共同搭建產業合作平臺載體、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實現兩地產業融合發展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我們真誠期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加力促進兩地產業鏈協同發展,有力推動粵豫合作向更高質量、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邁進。”魏曉偉表示,河南將持續聚焦優化產業生態,加快構建內陸開放新高地,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創新創業、成就夢想的沃土。
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當前,以華為、比亞迪、格力等為代表的廣東知名企業深耕中原大地,為河南制造強省建設提供了寶貴的支持。
深圳市產業園區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郭宏偉介紹,廣東已形成以“7個大型產業集聚區、15個承接產業轉移平臺、103個省級產業園”為核心的產業發展格局,進一步推動了產業鏈深度融合和區域協同發展。
“在豫粵兩地的產業合作方面,我們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正在推進與洛陽市、鄭州航空港區、河南鐵建投的戰略合作。我們將繼續發揮促進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推動在河南省各地產業園區的項目建設與合作。”郭宏偉說。
兩地產業互融
活動現場,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新生向粵港澳企業界推介了河南制造的基礎優勢、重點布局和發展生態:“河南已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大省向新興工業大省的轉變,不僅底盤穩固堅實,創新發展也全面起勢,豫粵兩地加速產業融合前景廣闊。”
孕育成長于深圳,發展壯大于河南,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是豫粵產業合作共贏的典范。
“超聚變總部如今位于鄭州,但‘根’來自于深圳,三年前從深圳落地扎根于河南。”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公共及政府事務總裁李翔宇在會上向參會的廣東企業深情講述了超聚變與河南的情緣。
“三年前超聚變來到河南,面臨著留住人才的巨大挑戰。然而當大家真正走進河南,才發現這里環境優美,交通便利,重商親商,大家都愿意在這里安居樂業,我們也歡迎在座的企業家走進河南,共同在中原大地成就發展愿景。”李翔宇說。
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龐建新介紹了投資河南的前景。優必選于今年4月在鄭州市啟動投資建設全國首個“機器人嵌入式產業小鎮”項目,目前,第一批企業已簽約入駐,預計2025年將集聚40家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生態企業在小鎮落地發展。
“在優必選項目推進實施過程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河南的發展速度和活力潛力,我們計劃未來5年持續加大在河南的產業投入,加快研發創新,助力河南省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龐建新說,我們相信,在河南“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大環境下,優必選長遠謀劃的項目必將在鄭州市乃至整個河南省全面實現開花結果。
活動上,鄭州市、洛陽市、許昌市、鄭州航空港區推介了本地投資環境,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產業帶動能力強的項目現場簽約,為未來豫粵兩地合作蓄積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中機院以研究和規劃為引領,以招商托管為支撐,從咨詢、規劃設計軟服務向開發運營領域邁進,形成多元化業務版塊。服務范圍涵蓋大數據、咨詢、規劃、招商運營及托管等5大類服務。
在招商服務中,本院提出“離岸招商、離岸孵化”的創新理論,通過以商招商、以資購商等多種招商形式推進工作,得到貴州省投資促進局、甘肅天水市政府、金鄉經濟開發區等40多個地方政府和30余家知名產業地產商的認可。經手項目霍爾果斯經開區伊寧園區產業鏈圖譜及招商策劃項目 /
普光經開區天然氣化工產業鏈招商圖譜項目 /
太原市產業鏈招商圖譜編制項目 /
鹽城400平方公里灘涂用地招商策劃項目 /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經濟開發區投資環境推介項目 /
貴州省生物醫藥產業鏈圖譜及招商地圖項目 /
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 /
孝南區的發展及產業轉型升級和招商策劃 /
貴州觀光生態農業產業規劃和招商策劃
...................................................
歡迎致電咨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