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黨中央部署的“三大工程”之一(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是集隔離、應急醫療和物資保障為一體的重要應急保障設施,重點在有條件的大城市布局,“平時”可用作旅游、康養、休閑、倉儲物流等,“急時”可轉換為人員臨時安置、物資應急中轉場所,滿足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臨時安置、物資保障等需求。
202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提出了推動“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穩步推進超大特大城市“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主要通過大城市在建設改造偏遠山區或地區的民宿、旅游酒店、醫療機構、倉儲基地等設施時,提前嵌入公共衛生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功能,打造一批“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醫療應急服務體系,補齊臨時安置、應急物資保障短板,推動大城市更高質量、更可持續、更為安全地發展。
“平急兩用”設施具體包括4方面建設內容,即打造一批旅游居住設施,升級一批醫療應急服務點,新建或改擴建一批城郊大倉基地,完善市政、旅游等配套條件。其中,旅游居住設施包括鄉村集中連片民宿設施、旅游酒店設施、高速服務區周邊旅居集散基地3種建設模式。
一、適用范圍。需要列入“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名單(比如,河北主要是唐山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張家口市),其他城市可根據實際需要,謀劃好平急功能復合的韌性城市國土空間規劃工作。
二、項目布局。布局在城鎮開發邊界外的,可申請辦理國有建設用地手續,也可使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比如,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和規范城鎮開發邊界管理的通知》(冀自然資發〔2024〕9號)明確:“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在城鎮開發邊界外可規劃布局有特定選址要求的零星新增城鎮建設用地。
三、項目管理:屬于“平急兩用”的項目需要申報,實行清單式管理。
四、主要政策。2024年4月28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平急功能復合的韌性城市規劃與土地政策指引》(自然資辦發〔2024〕19號)。從公開的用地政策看,并無含金量比較高的用地政策,主要是提出:對“平急兩用”項目功能轉換中新建、改建、擴建等,可探索實行規劃許可豁免;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因完善“急時”功能而增加容積率的,可不再增收土地價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