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與多家國內外知名規劃設計機構的激烈競爭,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機院”)成功中標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委會長白山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編制項目。
在李偉東院長的指導下,課題由林崇哲總經濟師負責,秉承“中機院+專家組”的成功模式,組建了一支由國家旅游局某專家、文化部專家楊閎文、北京市西城區文創辦主任孟盼、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國本文化公司總經理魏麗萍、吉林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省文聯黨組書記張福友,偉光匯通集團副總經理鄧小文、東北師大東北民族民俗館長李德山教授、東北師大傳媒科學學院院長張文東教授、文化吉林雜志社主編劉高峰、長春凈月潭旅游集團原黨委書記王功文以及清華啟迪控股、新華聯集團、華誼兄弟等代表組成的專家組。編制組及專家代表一行于3月26日深入實地進行了調研,與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委會文廣新局、長白山開發建設集團、池北區建設局、寶馬開發區、池西區、池南區領導進行了深入座談。
為進一步廣開思路和言路,在中機院吉林分院的配合下,編制組于2018年4月在長春市國際會展中心精心謀劃并組織了一場專家研討會,5月于北京在總部組織部分專家再次召開研討,現場圍繞長白山文化產業發展定位、發展動力、發展原則、重點任務、產業項目、平臺建設、發展保障、空間布局等方面提出了諸多前瞻性意見和建設性建議。
(圖:中機院長白山項目編制組及部分專家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研討并合影)

(圖:中機院長白山項目編制組及部分專家在北京總院研討現場)
經過激烈討論,與會專家一致認為:
第一,規劃首先應跳出長白山看長白山,清晰認識長白山的三個層次:第一圈,狹義的長白山,海拔1700米以上的火山堆主體,面積8000平方公里;第二圈,長白山腹地,延邊、白山、通化、吉林、遼源五個縣市區,面積7萬平方公里,一般意義的長白山;第三圈,廣義的長白山,長白山山系,北邊俄羅斯韃靼海峽南端、南邊韓國釜山、東邊日本海西岸、西邊大連老鐵山,一直到渤海黃海過去山東半島泰山,面積55萬平方公里,35萬在中國境內。站在廣義上的長白山去思考定位和戰略。
第二,長白山文化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長白山文化是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深度融合的區域性的大文化。要準確認識長白山文化的這一特性、本源,理解長白山文化的地位、作用、價值、珍貴、厚重。
第三, 長白山文化產業規劃應以保護為先,保護應是第一要務,是宗旨。萬達高爾夫、魯能文物開發是兩個反例。開發項目如一味追求人多,對長白山來說是災難。如何保護性開發,要注意做好四個方面的結合:自然資源、生態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建設的關系;歷史文化和時代精神的關系;旅游和文化的關系;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系。
第四,具體到產業定位及特色挖掘方面,各方專家秉承構建大生態、大文化、大旅游的發展格局紛紛獻計獻策,梳理或提議近百個項目,寄希望盡早把長白山建設成旅游觀光圣地、歷史文化寶地、冰雪運動基地、康養度假福地、國際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