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大連市出臺了《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大連市推進建筑行業建造方式的變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意見》中指出,為落實省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標,大連市對政府投融資的建設項目,要求全部采用裝配式技術。對非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按區市縣、先導區的經濟、社會狀況不同,把它分區為核心區、重點區和積極發展區分類推進。
核心區包括: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高新園區,總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項目和單體建筑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應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
重點區包括:旅順口區和金普新區,總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項目,40%以上建筑面積應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總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和單體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項目,應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
積極發展區包括:普蘭店區、花園口經濟區、長興島經濟區、莊河市、瓦房店市、長海縣,至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10%。
該《意見》主要是更好的落實2017年8月遼寧省政府出臺的《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
什么是裝配式建筑?
裝配式建筑
由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稱為裝配式建筑。按預制構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為砌塊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層建筑等五種類型。
裝配式建筑在20世紀初就開始引起人們的興趣,到六十年代終于實現。英、法、蘇聯等國首先作了嘗試。由于裝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產成本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廣開來。
裝配式建筑特點
● 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車間生產加工完成,構件種類主要有:外墻板,內墻板,疊合板,陽臺,空調板,樓梯,預制梁,預制柱等;
● 現場大量的裝配作業,比原始現澆作業大大減少;
● 采用建筑、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理想狀態是裝修可隨主體施工同步進行;
● 設計的標準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構件越標準,生產效率越高,相應的構件成本就會下降,配合工廠的數字化管理,整個裝配式建筑的性價比會越來越高;
● 符合綠色建筑的要求;
● 節能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