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重視,中央預算內資金在推動地方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糧食倉儲物流提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然而,面對復雜的政策環境和嚴格的申報要求,許多地方在項目申報過程中往往面臨政策理解不足、項目包裝不夠精準、申報流程不熟悉等問題,導致資金爭取效率不高。為幫助地方更好地抓住政策機遇,推動項目落地實施,中機院充分發揮在國家發改、財政、發改環資司等領域的政策資源優勢,以及多年積累的專家團隊和項目實踐經驗,為地方提供從政策解讀到項目落地的全過程賦能服務。
中機院專注于為地方項目申報提供全流程支持,包括政策培訓、項目謀劃篩選、精準包裝以及發行落地等環節。通過深度解讀中央預算內資金的政策導向,結合地方實際需求,我們幫助地方梳理項目清單,優化申報方案,確保項目符合國家政策方向,同時具備可操作性和競爭力。此外,中機院依托綠色通道和專家資源,為地方項目提供高效、專業的指導,助力地方在激烈的資金競爭中脫穎而出,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國家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實保障。

以下是產糧大縣申報中央預算內資金的方向、類型及注意事項:
申報方向
-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如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農業機械化設施建設等,這些項目能夠提升糧食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
- 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包括糧食倉儲設施的新建與改造、糧食物流園區建設、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有助于減少糧食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的損耗,提高糧食流通效率。
- 農業科技創新:支持農業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開展糧食作物育種、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科研項目,推動農業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
-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圍繞糧食產業,發展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休閑農業等產業融合項目,延伸糧食產業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 生態環境保護:開展土壤改良、水土保持、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實現糧食生產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申報類型
-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專項:重點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項目,提高農業生產條件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 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專項:支持種業科研、育種創新、良種繁育等項目,提升種業自主創新能力,保障糧食種源安全。
- 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專項:主要用于支持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和冷鏈物流設施的改造升級,減少糧食產后損失。
-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專項:推動糧食產業與旅游、文化、教育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專項: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改良等項目,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實現糧食生產綠色可持續發展。
注意事項
- 項目前期準備充分:新開工項目應具備一定前期工作基礎,原則上已完成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手續,優先支持已辦理完畢項目用地(用海)、環評、用能等各項前期手續的項目。
- 投向精準契合政策:建設項目投向要與中央預算內投資的具體投向契合,并符合“國債”的特征,符合國家戰略,在未來幾年能夠集中力量辦成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的大事難事。
- 避免違規內容:項目不得含有房地產開發、樓堂館所、形象工程等國家政策禁止的內容。
- 確保資金落實:地方配套資金需提前落實,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 加強項目監管:明確日常監管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保項目合規推進,資金使用規范合理。
- 注重績效管理:中央預算內投資對項目投資計劃績效指標有一定要求,項目單位應按照相應的績效指標表認真完成,保證中央預算內投資的使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