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記者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獲悉,經湘西州委、州人民政府審議通過《湘西州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管理辦法(試行)》,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產業發展引導基金(以下簡稱“產業基金”),通過“財政資金+社會資本”協同發力,支持生態文化旅游業等11條重點產業鏈發展。
湘西州為加快推進“1+5+X”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在創新財政支持方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據《湘西州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管理辦法(試行)》,產業基金由州財政局履行出資人職責,產業基金的政府出資部分,由州人民政府通過整合各類扶持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滾動投資收益、新增預算安排及其他政府性資金等進行歸集并出資。
基金明確劃定11條重點投資賽道,涵蓋生態文化旅游業、酒、煙、中醫藥和生物醫藥、錳鋅產業及鋁基復合材料、非金屬礦產業及新材料、釩鋰電池新能源及電子信息、優質茶葉(茶油)、特色果業、旅游類工藝及輕工產品、預制菜及特色食品等11條重點產業鏈。
采用“1+X+N”投資架構運作:設立一個母基金,將其中不高于可投資金的30%投資于X個直投項目,不低于可投資金的70%投資于N個子基金。直投項目優先支持州內園區企業、工業及文旅項目,單筆投資額不超1000萬元且持股比例控制在20%以內,嚴格遵循“不控股、不并表”原則。子基金設立則要求管理機構實繳資本不低于1000萬元,核心團隊需具備3個以上成功投資案例。
基金建立聯席會議統籌決策、行業部門項目推薦、第三方機構托管監管、審計動態跟蹤的四維管理體系。設立風險防控“負面清單”,嚴禁從事股票期貨投機等12類高風險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