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縣按照“精生產、準加工、強管理、促發展”的原則,突出種業基地建設、縣域品牌培優、先進模式創建、種植專業監管等重點,加大資金扶持的渠道和力度,建設以種子產業為龍頭企業,依托制種基地培育、繁殖、深加工為一體的農作物制種體系,推動建立縣域種子品牌,逐步實現種業強縣。
一、金塔縣制種產業發展現狀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金塔縣引進并開始進行雜交制種,參與制種的主要是縣良種繁殖場和縣種子公司,品種主要是西瓜、甜瓜和番茄,生產面積不大,管理措施、技術操作規程較為滯后,技術人員一邊學習探索,一邊指導生產;進入90年代中期,憑借金塔獨特的自然氣候稟賦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優勢,來金塔縣境內發展雜交瓜類以及蔬菜、花卉、牧草種子的國內外種子公司逐年增多,使金塔縣逐漸形成集瓜類、蔬菜等雜交種子的優勢地域,生產出的種子質量深受國內外客商的信賴,縣內種子隊伍快速發展壯大。除原有的縣種子公司、縣良種場、園藝場、農廣校等集體單位參與制種外,個體種子公司的發展也逐漸增多,種子生產向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方向發展;進入21世紀,金塔縣制種產業加快發展,生產規模和種子產量逐年增加,種子開始大量外銷,制種面積基地規模迅速擴大。2015年以來制種面積一直穩定在10萬畝以上。
金塔作為甘肅西部的一個農業小縣城,近40年來,各級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充分挖掘和利用適宜的氣候、優質的土壤、潔凈的水源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發揮優勢,大力發展制種產業;歷屆縣委、縣政府更是將制種產業發展作為推進金塔戈壁農業快速發展、增加大部分農民主要收入的重要渠道。在縣農業農村局和種子管理站的精心謀劃和推進下,全縣制種產業呈現出“基地做優、企業做強、品牌做亮、產業做精”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基地建設穩中提質
全縣已建成西壩、中東、古城、東壩4個萬畝瓜菜制種基地鄉(鎮),建成王子莊、三灣溝、晨光、高橋、頭號、移慶等42個千畝瓜菜制種基地村。認定符合條件的制種基地村66個,占全縣行政村數量的74%。制種規模已連續7年達到10萬畝以上,是甘肅省非主要農作物制種面積最大的縣。2022年金塔縣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級區域性西甜瓜良種繁育基地。
(二)產業集群初具規模
金塔縣域內已累計辦理《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企業1家,《非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企業36家,合計種子辦證企業37家。其中年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的有4家,占企業總數的10.8%,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有15家,占企業總數的40.5%,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下的有18家,占企業總數的48.7%。同時,每年通過辦理登記備案手續在金塔縣進行種子生產的縣外種子企業40家左右。
(三)技術服務成熟到位
金塔縣鄉村種子產業和技術服務體系健全,各種子企業具備完善成熟的相關農作物種子生產技術規程,無論是企業內部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深入基地指導農戶種植,還是根據農時季節開展現場咨詢服務等都能做到有序有效開展。縣內約2.6萬戶制種農戶4萬多人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掌握了熟練的制種技術操作經驗,為落實好種子生產技術規程和田間質量管控措施打下了堅實基礎。
(四)產業效益穩定可觀
2021年全縣生產各類農作物種子約950萬kg,總收入達到6.8億元,較上年增加8???000萬元;制種產業純收入達到4.1億元;農民人均制種純收入3???800元,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1%。全縣制種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制種收益持續提升,是金塔縣農村經濟持續增長和農民收入穩定增加的重要支柱產業。
(五)發展模式不斷優化
在“公司+基地+農戶”這一原始模式的基地上,先后推行了“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公司+制種大戶+基地”等發展模式,探索試行了“公司集中流轉土地,反包大戶規模經營,統一組織生產管理”基地新型發展模式,發展規模生產,積極破解勞動力逐年減少、投入成本不斷增加、面積落實難度加大等制約制種產業發展的瓶頸。
(六)示范帶動初見成效
近年來,金塔縣農業農村部門積極爭取省級現代種業項目資金,在中東鎮傾力打造了集鋼架拱棚、滴灌管灌等設施相配套的“綠色標準化制種產業示范區”,并于2021年組織實施了設施西甜瓜多茬制種、網室制種、熊蜂授粉、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監測等制種新技術試驗示范項目13項,充分展示了高標準基地建設、種子生產、田間質量控制等技術成果,為加快推進全縣標準化種子基地建設發揮了示范引領帶動作用。
(七)基層基礎有力夯實
先后編制了《現代制種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了《金塔縣現代制種基地建設實施方案》《金塔縣國家級區域性西甜瓜良種繁育基地標準化建設推進方案》,出臺了《金塔縣農作物種子生產監督管理辦法》《關于加強制種基地隔離區養蜂管理辦法》,制定了基地準入、備案管理、合同管理、誠信評價、隔離區調整等制度,監管工作機制逐步完善,監管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監管主體責任全面壓實。
(八)種業市場和諧穩定
隨著縣、鄉、村三級監管服務體系和工作機制的健全完善,市縣種子企業誠信評價制度的推行,各種子生產企業在相關部門的指導監督下,嚴格按照要求種植,管理、授粉、篩選,有效的避免了種業市場風險,涉種矛盾糾紛明顯減少。2013年前后全縣涉種矛盾糾紛呈高發期,每年約50起左右;從2015年起呈大幅度下降趨勢,每年約20起左右,近三年每年穩定在10起以內。
二、存在問題
客觀地講,金塔縣種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還存在一些現實問題和薄弱環節。
(一)基地建設質量亟待提高
全縣大多數制種基地缺乏以鄉以村統一規劃,種子生產以“小而散”的農戶家庭為主,耕地平整度差,基礎設施配套水平低。加之農戶長期使用農藥、化肥、地膜以及不重視輪作倒茬,造成了耕地有機質含量低、肥力不足、病蟲害嚴重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與現代農業規模化、集約化、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極不適應。
(二)企業發展能力普遍較弱
金塔縣內種子企業普遍規模小,沒有專門的科研育種機構、育種人員和設施設備,商業化育種尚處在起步階段。主要依靠為客戶代繁種子維持運轉,缺乏核心競爭力,產業鏈條向種子精深加工延伸不夠,企業效益低,資本積累少,自我發展能力和抵御市場風險、自然風險的能力弱。
(三)監管服務體系不夠健全
鄉村屬地監管責任落實不夠有力有效,縣鄉農業執法機構改革和執法體系建設還不到位,農業與法檢、公安、工商等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尚未形成常態。種業監管服務基礎條件簡陋,品種試驗、檢驗檢測缺乏技術手段支持,影響種業監管服務工作的全方位、高質量開展。
(四)品牌建設宣傳缺乏力度
沒有對縣域制種基地優勢條件進行宣傳,缺乏瓜菜種子區域性公共品牌創建意識,金塔制種基地、金塔優質種子還沒有形成叫得響、“磁性”強、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品牌效應。
三、產業發展思路和舉措
今后,金塔縣制種產業發展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要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的指示精神和中央打好種業翻身仗、國家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戰略部署精神,立足現有基礎,搶抓新的機遇,提升金塔特色制種產業的快速高質量發展,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區位優勢,做大做強制種產業。按照“精生產、準加工、強管理、促發展”的原則,突出種業基地建設、縣域品牌培優、先進模式創建、種植專業監管等重點,加大資金扶持的渠道和力度,建設以種子產業為龍頭企業,依托制種基地培育、繁殖、深加工為一體的農作物制種體系,推動建立縣域種子品牌,逐步將金塔縣發展成種業強縣。
(一)精準制定發展規劃
根據縣域內不同片區的自然資源及產業發展優勢,并考慮水利灌溉、土壤地力、輪作倒茬、隔離區調整和勞動力承載能力等因素,編制《金塔縣現代制種產業發展規劃》,制定《金塔縣蔬菜花卉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縣現代制種產業發展的規劃布局、目標要求、重點任務和具體措施;全力抓好《金塔縣國家級區域性西甜瓜良種繁育基地標準化建設推進方案》的落實,進一步優化全縣西甜瓜制種基地布局,持續做強西甜瓜制種產業。
(二)聚力助推基地建設
按照全縣“一帶、兩翼、三區、十園”總體規劃“沿路建基地、重鎮建園區、項目延鏈條”的思路,積極爭取和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加大制種基地建設投資,加強高標準現代化的制種產業園區建設。進一步完善示范園區的相關設施設備,提高基地專業化、系統化生產能力,同時加強與農民制種專業合作社的溝通合作,通過整村連片集中流轉土地,完善渠路林電、水肥一體、作業機械等配套設施,建設出一批金塔特有的連片戈壁特色種植示范基地。
(三)培優扶強龍頭企業
繼續培育壯大種子龍頭企業,著力解決金塔縣種子企業“小、散、弱”的問題。要積極創造有吸引力的投資創業環境,引進世界級和國內頂級的種業集團在金塔縣辦企業、建基地,引入資金,引進先進發展理念和生產技術,助推金塔種業發展振興;要按照“重組一批、聯合一批”的方式,推進縣內“精專特新”領軍企業和瓜菜種業集團;要鼓勵技術單位與生產企業深度合作,開展技術革新,提升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發展能力,有效提升制種企業自主發展能力。
(四)優化創新發展模式
在現有“公司+基地+農戶”訂單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公司+制種大戶+基地”及“公司流轉土地統一經營”或“公司流轉土地反包大戶經營”等新型發展模式。進一步發揮村集體組織優勢,探索建立“種業新村”,以制種企業為主體,采取耕地“入股、托管、流轉”等方式,盤活土地經營權,明確利益分配機制,建立新型生產關系,強勢推動種業發展,激發鄉村活力,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五)持續堅持示范帶動
組織種子企業,依靠制種人才、專業技術、先進品種、高標準設施等優勢資源,以“模塊”農業為抓手,以“金塔縣綠色標準化制種產業示范區”為核心,著力打造“統一流轉、規劃、種植、管理、收購,提高示范效應”“五統一、一提高”標準的現代制種產業園區示范點3個,引進示范一批先進的綠色標準化種子生產技術,加大技術集成創新力度,輻射帶動全縣建成管理、技術、輪作倒茬科學規范,種子質量保障有力,高效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標準化種子生產基地10萬畝。
(六)著力優化發展環境
要多渠道、多形式宣傳種業法規和相關規定,努力營造依法治種的良好氛圍;要認真貫徹執行相關農作物種子生產監督管理方面的文件,以及關于種子生產基地屬地管理、黨政同責的規定,壓實“五方”責任;要監督制種企業加強與村委會、制種農戶的溝通會商,促進重大問題、矛盾糾紛的解決;縣鄉村各級要密切配合,持續加強制種企業準入監管,強化誠信度測評管理工作,從嚴打擊涉種違法案件,營造種業發展良好環境。
(七)增強產業服務能力
要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強化責任追究,努力建設廉潔公正、作風優良、業務精通、素質過硬的種業工作隊伍;鄉鎮要加強種子市場監管人員業務培訓,完善崗位職責運行管理考核辦法,組織鄉鎮村組干部指導和幫助農戶解決好發展制種產業過程中出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齊心協力管理好、服務好各自的制種基地;要指導督促制種企業增強大局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自覺強化為農服務意識,切實做到企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實現雙贏。
(八)加快培育金塔品牌
學習借鑒“建寧水稻種子”“張掖玉米種子”等品牌建設成功經驗,積極推進“金塔種子”品牌創建和商標注冊,以及“金塔蔬菜種子”地理標志產品申報申請工作,進一步提升“金塔種子”的品牌知名度。要廣泛宣傳金塔制種基地優勢。以“金塔縣國家級區域性西甜瓜良種繁育基地”這個品牌為重點,通過組織參加國家級、外省和第五屆酒泉現代種業博覽會以及開展網絡媒體宣傳等途徑和方式,切實講好金塔種業故事,樹立金塔種業自信,展示金塔種業形象。(作者:張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