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于近日聯合發布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5~2020年)》,該《規劃》在嚴格保護優質耕地和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以空間格局優化統領京津冀協同發展各項土地利用任務。
據觀點地產系媒體查閱獲悉,該《規劃》劃定了減量優化區、存量挖潛區、增量控制區和適度發展區,明確了各區土地利用原則和利用導向。規劃期內,減量優化區需要通過建設用地“減量瘦身”倒逼城市功能提升,原則上不安排新增建設用地,鼓勵將存量建設用地轉化為生態用地;而存量挖潛區不宜再進行高強度大規模建設,區域建設用地總量基本保持穩定,以存量建設用地結構和布局調整為主;另外,增量控制區不宜進行大規模開發建設,重點保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用地,控制區域新增建設用地;適度發展區則是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和京津產業轉移的主要區域,應引導人口產業合理集聚,適度增加區域新增建設用地規模。
另外,《規劃》要求按照突出重點、有序投放、優化結構的原則,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通過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用地標準、積極引導各類基礎設施高效利用,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過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盤活農村建設用地、推進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加大存量建設用地挖潛力度。
分析認為,《規劃》的出臺將有力推進京津冀地區土地、人口和產業的合理有效配置,有效緩解資源環境承載壓力,促進區域人地和諧、整體功能提升,對確保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