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產業規劃—總量實現翻番 建成物流節點
一個具備現代產業體系的城市,其物流業態必然豐富、發達。
因此,宜昌將“現代物流產業”規劃為千億產業之一,確系戰略考量、支撐之舉。
現狀:物流總收入600億元,增幅冒尖服務業
近年來,隨著三峽現代物流中心建設全面啟動,我市物流產業發展步伐加快。2012年,全市物流總收入600億元,同比增長14.4%,高于全市服務業增幅3.1個百分點。現有國家A級物流企業22家,省重點物流企業21家,居全省第二。
分指標來看,公路貨運周轉量166億噸/公里,水運貨運周轉量135億噸/公里,鐵路貨運量1616萬噸,航空貨運量9310噸,郵件、快件業務量達到5000萬件。總體而言,我市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的條件成熟,潛力巨大。
目標:總收入1200億元,建成十大物流園區
按照有關規劃,到2016年,宜昌現代物流產業服務體系比較成熟,建成長江中上游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有幾個主要指標與這一目標相銜接。
——物流產業總量實現翻番。2015年物流產業總收入要首破千億元大關,2016年達到1200億元。物流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6%以上,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
——物流產業質量顯著提升。物流產業的社會化、專業化水平明顯提高,社會物流總費用占生產總值的比重下降到14%以下,居全省、中部和長江沿線同等城市前列。
——物流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到2016年,培育發展5家營業收入過100億元、10家過50億元及一批過億元重點物流企業;新增3A以上物流企業20家,其中5A的3家;引進數家世界100強、國內50強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宜昌落戶。
——物流產業集群加快形成。基本建成10個綜合物流園區,即:三峽(秭歸)茅坪翻壩物流園、太平溪物流園、云池物流園、紅花套物流園、枝城物流園、三峽機場航空物流園、東站物流園、小溪塔物流園、東山商貿物流園、點軍物流園。
重點:通道建設、港口物流、信息化
促進現代物流產業加快發展,相關規劃明確了一系列任務。
其重點任務之一,是以通道建設促物流節點城市服務體系的建立。對外物流通道,包括打造億噸宜昌新港,宜昌至巴東、保康、慈利、岳陽等高速公路和紫云、宜昌至十堰、石門等鐵路建設。內部物流通道,則包括“五橋一隧”過江通道及城鄉路網建設。此外,將加強聯運轉運設施建設,實現區域多種運輸方式的“無縫對接”和物流資源的低成本高效率運轉。
其二,加快發展港口物流。依托三峽樞紐港建設,實施“以港興城”戰略。到2016年,全市港口吞吐量突破1億噸,臨港工業物流水運分擔率超過60%,外貿貨物水運率90%以上,港口經濟對城市經濟直接貢獻率5%以上。
其三,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要通過4年努力,基本建成安全、高效、便捷、經濟的智慧物流體系,實現三大功能——以貨運、供需、在線跟蹤、政策法規、投資項目查詢為主的公共信息查詢功能;以網上報關、聯網核查與監管、電子退稅、車輛身份核查、網上年檢、網上審批核準等為主的電子政務功能;以網上物流簽單、網上訂艙與拼箱、網上分撥與配載、網上倉單交易、網上結算等為主的電子商務功能。到2016年,實現物流信息平臺與物聯網的對接。
目前,全市已經確定62個重點物流項目作為發展抓手,估算總投資500億元。
可以預見,務實創新地對宜昌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規劃加以落實,該產業將以“多層復合、多式聯運、多業聯動”自成特色,也將為其他產業早日達成千億級目標提供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