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區把園區規劃建設作為全區發展的核心載體,強化了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力度,成果斐然。
新區的園區規劃主要是建設國際高端旅游休閑目的地和現代服務業綜合改革示范區。這樣的高端產業定位決定了園區規劃建設不能做其他相似地區的追隨者,而應該追趕者、引領者,為此就要靠改革、靠市場、靠資源、靠合作,走出一條自主創新、資源整合、獨辟蹊徑、改革引領的新路子,由此避免與其他縣區形成單向趨同的同質化發展路徑。面對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新的歷史機遇,新區提出了將北戴河新區作為一個大園區,以體制機制的創新,著力建設“北京新城”的構想,即堅持與京津及河北相鄰地區錯位、互補、融合發展,瞄準高新技術、高端旅游、文化創意、醫療健康等產業主攻方向,主動承接首都教育科研、醫療健康、文體度假等功能和項目,構筑中國北部最綠色蔚藍生態海灣、國家健康養老示范區、首都濱海商務區、東北亞高端旅游度假區、京津冀高新智慧產業聚集區“一灣四區”園區建設大格局。為此,一系列圍繞園區發展的規劃、招商、建設等行動頻頻展開。
建設國家健康養老產業示范區,打造首都生態健康城。堅持以頤養、健康、休閑三個小鎮建設為載體,參考海南博鰲樂城模式,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開展京秦醫保通行通用試點,引進韓、日、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領先醫療、美容機構,推進健康產業與養生養老、休閑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建立國際健康城。目前,新區已委托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北京中咨海外咨詢有限公司兩家專業機構聯合編制完成了《北戴河新區國家健康產業發展示范基地發展構想與實施路徑》,已順利通過專家評審。特邀國經中心完成了北戴河新區國家健康產業發展示范基地30平方公里核心區的規劃設計,并據此形成了大北戴河國際健康城項目的建設方案。國經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現有休療資源發展健康養老產業》一文,已刊登在國經中心內刊《要情》2014年第69期上,系統提出了建設北戴河國際健康城的政策建議。
建設高新技術園區,打造首都海岸智慧谷。堅持與京津及河北相鄰地區錯位發展、互補發展、融合發展原則,充分發揮其在生態、空間、政策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文創科技兩大主導產業,旅游制造、醫療健康、節能環保、海洋科技四大新興產業,全力構建“2+4”現代產業體系,打造成為21世紀京津冀都市圈的高級人才培養中心、科學研究和交流中心、知識創新中心、技術服務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目前,新區正深入推進與北京電子城等知名科技園開發商對接,與向陽集團簽訂光電園區合作協議,項目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主要是建設LED顯示屏、IC芯片生產線及研發中心,并配套建設孵化器、導入實驗室及研發機構、上下游配套企業等;在“2014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上,成功簽約了中國智庫·大學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園和電子科技園2個項目,總投資45億元;同時,加強校地合作,已與北京化工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印刷學院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篩選出符合市場需求、符合產業定位、發展前景光明的科研成果,把新區打造成為人才高地、創業福地、智力集散地。
建設首都海岸中央商務區,打造“首都濱海會客廳”。新區堅持以離區免稅政策為突破口,以總部經濟為支撐點,規劃了35.7平方公里,著力拉開中央商務區框架,主動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的金融服務、高端商務、會議會展等現代服務業,重點建設國際會議度假中心、國際會展論壇中心、濱海休閑商業區、中心水公園、海上新天地,打造獨具實力的海岸中央商務區,并為此出臺了《北戴河新區總部企業引進規程》,啟動占地1平方公里的總部經濟園區建設,以構建總部經濟一條龍服務產業鏈,打造總部經濟孵化平臺。目前,新區已引進深圳飛揚化工等12家總部企業入駐,至2016年入駐總部企業將達100家,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總部經濟基地。
建設高端旅游休閑度假區,打造“京津后花園”。新區堅持以吸引戰略投資者為主攻方向,制定了加快建設高端旅游休閑度假區的發展目標:以一批全球領先的大型旅游綜合體項目為支撐,重點建設有3000個泊位的游艇碼頭、10個國際休閑浴場、10條特色精品街,開通5條內河觀光航線,構建4縱11橫濱海旅游路網,將新區打造國際知名濱海旅游度假區。近年來,新區全力推進高端旅游度假區建設,積極與中國旅游業第一品牌——華僑城接洽,努力在北戴河新區建設戰略性旅游綜合體項目。今年8月4日,華僑城集團公司總經理段先念一行對北戴河新區進行考察,并與秦皇島市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北戴河新區建設包括旅游度假、文化娛樂創意等要素的文化旅游綜合項目。(http://www.didadai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