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Ⅴ”汽柴油及苯、液化石油氣等產品緩緩注入槽車,總投資48億元的渤海新區中海石油中捷石化環保與清潔燃料升級項目于日前一次開車成功,順利投產。這意味著,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每年原油加工能力將達600萬噸,新增銷售收入300至400億元,新創造利稅100億元。同時,由于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汽油加氫脫硫裝置和國內最先進的柴油加氫裝置,企業技術水平隨之躍升到新層次。
今年以來,和中海石油中捷石化一樣的“高、大、上”項目,紛紛在渤海新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推動產業加速轉型升級。截至目前,渤海新區共推進億元以上重點項目336個,總投資3087億元。
立足打造全省開放型經濟引領區和戰略增長極,瞄準“沿海強區、壯美港城”目標,渤海新區堅持提升增量與優化存量并重、外延投入與內涵挖潛并舉,項目建設實現質效雙升。同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現有企業深挖技術、人才、市場潛力,創業創新,不斷做大做強。在大項目的引領下,渤海新區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逐漸加快,以石油化工、冶金裝備、港口物流等傳統產業為基礎,以汽車、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優勢產業為支撐的現代臨港產業體系已經確立,全國新型工業化基地、環渤海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呼之欲出”。
重大戰略項目是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力基礎。對此,渤海新區緊緊把握“要素聚集、項目集中、產業集群”要義,強化“九大功能園區”及一系列特色產業“園中園”的載體功能,培育出中鋁400萬噸氧化鋁、航天長征煤制氣、康乃爾80萬噸MD I等一大批重大戰略項目,成為引領轉型升級的“龍頭”。滄州正元化肥公司60萬噸合成氨和80萬噸尿素項目,成為目前全國最大的單體合成氨生產裝置;河北鑫海化工集團,成為華北地區唯一一家具備國Ⅴ標準汽柴油生產能力的地方煉油企業;河北華晨藥業公司成為全國同行業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基地;河北新華聯合冶金集團、信譽樓百貨集團等五家企業躋身河北民營百強。
通過技術改造推動產業升級是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渤海新區堅持鋼鐵冶金高端化、裝備制造智能化、石油化工精細化、商貿物流國際化,搶抓“十三五”時期河北重化工業向沿海轉移和“退二進三”的有利時機,主動承接省內相關產業項目轉移。同時,重點抓好旭陽己內酰胺、海偉丙烷脫氫、信諾立興煤焦油、新啟元煤油聯合裝置等產業鏈關鍵節點項目,通過持續拉長產業鏈條,強力帶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其中,石化產業圍繞“油頭化身”,加快構筑以石油化工為主導,以煤化工、鹽化工、精細化工和聚酯、聚氨酯、尼龍、樹脂等化工新材料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冶金產業則瞄準由鋼到鋼材再到鋼鐵制品的“躍級式”轉變,實現華麗轉身。截至目前,渤海新區已有40多家企業通過技改實現了升級,擴大了規模,形成了“多期效應”。
尤為重要的是,立足豐富產業內涵,提升產業層次,渤海新區在謀劃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傾注大量精力。今年以來,在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同時,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無中生有”“有中生新”成為發展新亮點。目前,碳納米管新材料、消防機器人、中捷通用航空產業園、鎂合金汽車輪轂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引導能力強的項目已經落地,集群發展態勢凸顯。
為有效調節偏“重”的產業結構,渤海新區注重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在現代服務業方面,堅持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并重,逐步構建起以現代物流和商貿商業為引領,以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科技服務、電子商務等為協同,以旅游休閑、文化創意、健康養老為支撐的沿海現代服務業體系;在現代農業方面,充分發揮豐富的未利用地優勢,依托中捷省級現代農業園區、貴州商會現代農業物聯網科技綜合產業基地、南大港京津冀蔬菜交易中心等平臺,拓展農業功能,推動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農產品加工業、食品產業,特別是澳洲肉牛育肥加工、鑫茂進口牛屠宰加工、犇放牧業現代化奶牛養殖等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化項目的加快實施,農業附加值和競爭力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