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江蘇省商務廳獲悉,江蘇有關經開區的新一輪考核文件(試行)已下發,目前正在征求地方的實施意見。過去單純強調的“經濟、財政”等“一枝獨大”的指標已被“稀釋”到二級指標中,而強調科技創新、人才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專利轉化等指標占比最多。江蘇省社科院副研究員陳柳分析,江蘇的外向型指標“吃緊”,非常有必要安排轉型與更加科學化的考核。
在國家發改委6月初下發的《關于建設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范開發區的通知》(下稱《通知》)中,長江沿岸的33個開發區成為轉型升級“示范區”。其中,納入了江蘇的蘇州工業園、張家港保稅區、南通經開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在33個“示范區”中,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經開區”)占比約60%。為何經開區占比最多?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經開區經濟總量占比大、數量多,抓住長江經濟帶、抓住經開區也就抓住了經濟轉型的“牛鼻子”。
另一方面,這和經開區面臨的轉型發展有直接關聯。江蘇省社科院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后陳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經開區對口部門是商務系統,而從江蘇的實踐看,外資、外貿特別是“實際到賬外資”等外向型指標當下已較長時間“吃緊”。因此,非常有必要安排轉型與更加科學化的考核,按照《通知》要求,用長江流域、經開區引 領下一步的中國經濟成長。
經濟考核不再一枝獨大
《通知》指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在保護生態的條件下推進發展。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江蘇經開區官員和相關學者一致認為,當下和未來,單純的經濟發展已讓位于“生態環境”。
陳柳表示,從《通知》賦予“示范區”諸多的扶持措施可以看出,增加對長江流域的環境治理投入,也是當下促進“穩增長”的有效手段之一,特別是對企業的技術改造的投入。
長江江蘇段兩岸約有800公里岸線,集中了大量的化工企業,使得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飽和,給長江航運帶來較大的運輸壓力和風險,也給沿江城市帶來了較大安全環保和社會維穩壓力。在過去的3個多月以來,江蘇沿江地區就發生過數起涉及“化工”的安全事件。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江蘇沿江八市(南岸: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北岸:南通、揚州、泰州)人口密度高達847人/平方公里,是全國的7.7倍,一些地區化工產業與城市發展開始由共生走向互斥。
“以前長江岸線開發區域距離居住區在3公里左右,但幾年發展下來發現3公里不夠,因此后來下定決心再次搬遷,放棄了原來已修建好的大量建筑。”江蘇靖江市政府一位官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南京大學長三角研究中心的一份調研報告中提到,作為最 先開放的經開區,主要是吸引境外投資,而境外產業項目主要從事“加工貿易”,屬資源和產品的“兩頭在外”,在生產過程中大量消耗了中國的環境資源,因此必須要“轉型”。
國家發改委在《通知》中指出,將“限制在長江沿線開發區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化工項目,強化環評管理、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實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減量置換,嚴控新增污染物排放。”
江蘇省環保廳副廳長秦亞東認為,從“十三五”各地的執行看,只要環評不過,項目就不會有上馬的可能性,“《通知》徹底打消了各地打擦邊球的可能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江蘇省商務廳獲悉,江蘇有關經開區的新一輪考核文件(試行)已下發,目前正在征求地方的實施意見。
有經開區人士透露,在“對標”過程中發現,考評指標體系的導向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設有經濟發展、科技創新、開放水平、生態文明、集約水平、社會貢獻、管理水平等7大類“一級指標”、56項“二級指標”,而經濟發展大類中則包含了開發區經濟發展、財稅收入、基礎設施等7項二級指標。
可以看出,過去單純強調的“經濟、財政”等“一枝獨大”的指標已被“稀釋”到二級指標中,而強調科技創新、人才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專利轉化等指標占比最多。
外向型發展模式轉型
到2015年底,江蘇有國 家 級開發區44家、省級開發區87家,共實現進出口4395億美元,其中出口2671億美元,分別占全省總量的80.6%和78.9%;到賬外資193億美元,占全省的79.5%。
作為中央(出臺政策、下放權限)與地方(載體)聯合推動的改革合作機制之一,經開區是中國對外開放中的重要載體和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由商務部主導,目的在于吸引全球FDI以及其技術和管理,主要從事加工制造和貿易,后推廣至全國,有國 家 級、省級等多個層次的經開區。
“當時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要求填過一份詳細的調研材料。”江蘇南通經開區管委會一位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地理位置看,南通經開區是距離長江入海口最近的一個經開區,所以國家部委高度重視,入選了‘示范區’。”
但近幾年的數據顯示,作為最早開發建設的經開區,其外資的“候鳥屬性”越發嚴重,諸多外向型經濟重鎮備受挑戰。
從江蘇有關經開區的新一輪考核文件(試行)的內容看,就對過去“招商引資”這一考核核心指標有爭議,一位受訪的南通市政府官員表示,“經開區一直以來就集中了城市大量的優質資源,有責任引 領全市經濟發展,因此有必要對其出臺更加創新型的考核指標。”
江蘇的考核文件顯示,對可能“降級”的開發區,設有“2年”的整改提升期。
《通知》指出,要按照國際標準,在企業設立、項目審批、設施配套、投資服務等方面進行流程優化改革,全面提升營商環境和運營模式的創新。
長江學者、南京大學教授劉志彪認為,經開區作為吸引FDI的最主要載體,在過去的發展中,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消耗著大量自身資源,于中國本身并未得到應有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