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游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為準則,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生態系統,采取生態友好方式,開展的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并獲得心身愉悅的旅游方式。
一、長沙市生態旅游發展現狀
(一)山岳生態游獨具特色。長沙山岳生態資源豐富,岳麓山賞楓;大圍山覽勝;湖南省森林植物園看花;南郊聞香;烈士公園和長沙園林生態園觀美。
(二)濕地生態游初具規模。洋湖濕地公園成功晉級國家級4A景區,這里的桃花嶺山體公園、梅嶺公園、體育公園、麓松公園、梅溪湖人工濕地到處顯露出原生態森林,濕地植被。斑馬湖生態公園樹種豐富,是親近自然的好去處。團頭湖總水面8000畝,水光湖色中農舍冒出的裊裊炊煙,集中勾勒出水鄉澤國的風貌。
(三)鄉村生態游發展迅猛。長沙有著全國聞名的新農村與農家樂,各區縣(市)農莊多達1800家,其中現代化農莊近400家,總量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居于首位。
(四)運動養生生態游備受青睞。一是滑雪。大圍山野外滑雪場可同時容納2000多人進行雪上娛樂活動。瑞翔冰雪室內鋪雪的面積6000多平方米,讓游客感受冰雪的激情與快樂。二是泡湯。華天城、紫龍灣、湘電溫泉山莊、金太陽溫泉山莊,灰湯溫泉總是在不斷推出新內容給游客和市民。三是騎行。岳麓山、梅溪湖、灰湯、黑麋峰、湘江風光帶等許多風景秀美的景區都修建有自行車騎行綠道,板倉鎮和金井鎮打造的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四是露營。板倉國際露營基地是長沙首個以露營功能為主打的基地,大圍山森林公園山地露營,也十分火爆。五是高爾夫。長沙有青竹湖、龍湖國際高爾夫等幾個球場,它們既是招商引資的配套條件,也是體育旅游的上佳選擇。
二、長沙市生態旅游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堅持科學規劃,把生態旅游項目做強。一是統一規劃。在編制旅游區總體規劃時,必須對旅游區的地質資源、生物資源和涉及環境質量的各類資源進行認真的調查,以便針對開展旅游活動所帶來的環境損害進行足夠的準備,并采取積極措施,消除或減少污染源,加強對環境質量的監測。二是整合資源。要做好“山”的文章,加快岳麓山、大圍山、大王山、溈山等景區的綜合旅游開發,形成聯動效應;要做好“水”的文章,長沙的水資源豐富、水環境秀美,尤其是湘江綜合樞紐建成后,要抓緊編制《長沙市水上旅游規劃》,把湘江與撈刀河、瀏陽河、溈水河、靳江河,以及松雅湖、梅溪湖、洋湖垸、西湖、圭塘湖串在一起,大力開發水上休閑、水上度假、水上演出、水上運動;要做好“景”的文章,圍繞城區“山水洲城”風光和城外自然生態景觀,突出景觀特色,打造旅游精品。三是有序開發。每個項目都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要從生態角度嚴格控制服務設施的規模、數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風格。對一些重點保護的景區,必須防止太多的游人進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區,也應嚴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
(二)推進融合發展,把生態旅游產業做大。一是要打造生態旅游新業態。圍繞創新業態引進和開發新的生態旅游項目,做大做強現有生態旅游項目,并爭取在建設生態體驗基地、生態主題公園等方面尋求突破。二是要拉長生態旅游新鏈條。積極開發生態旅游衍生產品和相關服務,以生態旅游產業推動第一產業、帶動第二產業、拉動第三產業,提高全市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三是要延伸旅游新觸角。大力發展低碳旅游、環保旅游、綠色旅游。
(三)創新營銷方式,把生態旅游品牌做響。一是要圍繞主題開展營銷。緊緊圍繞“快樂長沙、宜游勝地”的城市形象,把生態旅游品牌宣傳作為全市旅游宣傳營銷的重點對外推介,打響生態旅游品牌。二是要策劃多樣化的營銷活動。堅持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重點舉辦好生態文化旅游節、楓葉節、油菜花節、櫻花節、杜鵑花節、溫泉旅游節等傳統旅游節會活動,努力打造生態旅游品牌節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