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要求加快推進省、市、縣級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編制,細化政策措施,將建設任務分解到市、縣,落實到地塊。據悉,截至2023年底,全國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超過10億畝,其中13個糧食主產省(區)累計建成面積約占全國的七成。本文將收集整合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十五五”期間高標準農田建設目標進行分享(部分地區因無法查到可靠信息暫不展示)。
01《天津市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到2025年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38萬畝,累計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9萬畝;到2030年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63萬畝,累計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49萬畝。將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到2030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2萬畝。
02《河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2021-2025年全省新增建設高標準農田1064萬畝、改造提升已建高標準農田491萬畝,到2025年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5526萬畝,新增糧食產能21億斤以上;2026-2030年新增建設高標準農田541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820萬畝,到2030年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067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311萬畝,新增糧食產能32億斤以上。把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2021-2030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920萬畝。
03《河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圍繞田、土、水、路、林、電、氣、技、管等9項建設內容,著力打造“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形成一大批“一季千斤、兩季噸糧”的高產糧田,重點建設一批節水高效、綠色生態、科技賦能等各具特色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引領高標準農田現代化發展。
——“十四五”期間,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面積1929萬畝,改造提升面積1007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574萬畝。到2025年年末,全省高標準農田總面積累計達到8759萬畝,其中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3924萬畝,實現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高標準農田全覆蓋,高標準農田率達到78%,高效節水灌溉率達到45%。
——“十五五”期間,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面積700萬畝,改造提升面積1679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500萬畝。到2030年年末,全省高標準農田總面積累計達到9459萬畝,其中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5424萬畝,高標準農田率達到84%,高效節水灌溉率達到57%。
04《山東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通過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確保到 2022 年建成 6500 萬畝以上高標準農田,以此穩定保障 1000 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 2025 年建成 7791 萬畝,改造提升 870 萬畝,以此穩定保障 1100 億斤糧食產能。到 2030 年建成 8320 萬畝,改造提升 2320 萬畝,以此穩定保障 1150 億斤以上糧食產能。把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規劃期內完成 1300 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
——“十四五”建設目標。2021—2025 年,全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 7791 萬畝,其中新增建設 1637 萬畝、改造提升 870 萬畝,統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 709 萬畝。2021、2022 年以新建為重點,推進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治理,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2023—2025 年,堅持新建和改造提升并舉,加快補齊農田基礎設施短板,實現農田建設提檔升級。
——“十五五”建設目標。2026—2030 年,全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 8320 萬畝,其中新增建設 529 萬畝、改造提升 1450 萬畝,統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 591 萬畝。在新建的基礎上主要是對已建高標準農田進行改造提升,切實解決部分已建高標準農田設施不配套、工程建設標準低等問題,著力推進高標準農田數量、 質量、生態一體化建設。
05《山西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2021—2025年全省新增建設高標準農田822萬畝、改造提升已建高標準農田218萬畝,到2025年累計建成2484萬畝;2026—2030年新增建設376萬畝、改造提升365萬畝,到2030年累計建成2860萬畝、改造提升583萬畝;把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到2030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40萬畝,其中2021—2025年新增240萬畝,2026—2030年新增200萬畝。
06《安徽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 年)》
帶動發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項目;2018年,農業農村部統籌兼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研究創設支持小農戶發展的政策。把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政策扶持力度與其帶動小農戶數量掛鉤,鼓勵將政府補貼量化到小農戶、折股到合作社,支持合作社通過統一服務帶動小農戶應用先進品種技術;
07《江蘇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實施要把“噸糧田”作為核心標準。“十四五”期間,全省建設高標準農田1500萬畝,其中新增建設900萬畝、改造提升600萬畝,到2025年全省累計建成5000萬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高標準農田;“十五五”期間,全省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500萬。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年畝產糧食產能達1000公斤。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2021—2030年完成166萬畝新增建設任務。其中,2022年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4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萬畝。
08《上海市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2—2030年)》
積極銜接《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新增建設與改造提升,到2030年完成新增建設23萬畝以上,改造提升17萬畝以上。其中,“十四五”期間新增建設13萬畝以上,改造提升7萬畝以上;“十五五”期間新增建設10萬畝以上,改造提升10萬畝以上。同時,推動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至2030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6萬畝以上。
09《福建省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規劃(2021-2030年)》
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突出抓好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集中力量打造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綠色生態農田,為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奠定堅實基礎。2021-2025年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300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04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5萬畝;2026-2030年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110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06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3萬畝(均以國家下達我省任務為準)。同時,完成省政府下達的補充耕地任務。
10《江西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全省到2022年建成高標準農田2625.5萬畝;到2025年建成3079萬畝,并改造提升現有高標準農田305萬畝;到2030年建成3330萬畝,并改造提升現有高標準農田793萬畝。將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2021-2030年完成166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
11《湖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2—2030年)》
圍繞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堅持新建與改造提升相結合,集中力量打造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到2025年全省累計建成4689萬畝高標準農田,到2030年全省累計建成5309萬畝高標準農田。2022—2030年新建高標準農田1329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264萬畝。規劃期內完成129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任務。到2035年,高標準農田保有量全面穩定,高標準農田質量全面提升,綠色農田和數字農田建設取得新成效,糧食保障和重要農產品保供能力進一步加強。
12《陜西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規劃期內,緊緊圍繞提升糧食產能,銜接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評估結果,在堅持新增建設的同時對未達標的高標準農田進行改造提升,集中力量打造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到2025年累計建成2194萬畝高標準農田,到2030年累計建成2617萬畝高標準農田,耕地地力平均提高0.5個等級以上,以此穩定保障1000萬噸糧食產能。把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規劃期內完成492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到2035年,通過持續改造提升,全省高標準農田保有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
13《寧夏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圍繞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堅持新建與改造提升相結合,集中力量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到 2022 年建成高標準農田 970 萬畝,以此穩定保障 360 萬噸以上糧食產能;到 2025 年,累計建成 1100 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 160萬畝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 600 萬畝,以此穩定保障 380 萬噸以上糧食產能;到 2030 年,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 1250 萬畝,累計改造提升 340 萬畝,以此穩定保障 400 萬噸以上糧食產能。將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2021-2030 年完成 180 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累計達到 650 萬畝。
14《吉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到2025年,全省建成4819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379萬畝高標準農田;到2030年建成5832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1048萬畝高標準農田。將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規劃期內完成242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
15《遼寧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2021-2025年,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1067萬畝(含高效節水灌溉120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389萬畝;2026-2030年,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507萬畝(含高效節水灌溉100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648萬畝。通過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力爭將大中型灌區有效灌溉面積優先打造成高標準農田。到2025年全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712萬畝,累計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389萬畝。到2030年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219萬畝,累計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037萬畝。到2035年,通過持續改造提升,全省高標準農田保有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支撐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更高層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基礎。
16《黑龍江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到2025年,累計建成11085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1145萬畝標準低的老項目區,以此穩定保障1600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2030年,累計建成12713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3041萬畝高標準農田。把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規劃期內計劃完成490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任務。通過持續改造提升,使全省高標準農田保有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全覆蓋、質量監測全覆蓋,具有黑龍江特色的綠色、生態、高產穩產農田建設模式進一步普及, 形成更高層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基礎。
17《廣東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規劃期間,通過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集中力量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宜機作業的高標準農田,大力推動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高質量發展,實現農田基礎設施顯著改善、耕地質量顯著提升,形成一批“一季千斤、兩季噸糧”的高標準農田,進一步提升我省糧食生產能力、筑牢糧食安全根基,全省畝均糧食產能達到900公斤。確保到2025年累計建成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萬畝,以此穩定保障萬噸以上糧食產能。到年累計建成2670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213萬畝,以此穩定保障1200萬噸以上糧食產能。到2030年累計建成2720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575萬畝,以此穩定保障1220萬噸以上糧食產能。把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規劃期內完成56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
18《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規劃期內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生態良好、 抗災防災能力強的高標準農田,進一步筑牢糧食安全基礎,確保 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通過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的方式,重點在 永久基本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糖料蔗生產保護區建設高標準 農田,確保到 2025 年累計建成 2977 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 293 萬畝高標準農田,穩定保障 280 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 2030 年,累計建成 3389 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 781 萬畝高標準農 田,穩定保障 290 億斤糧食產能。同步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 規劃期內完成 120 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展望 2035 年,通過持續建設提升,廣西高標準農田保有量和 質量進一步提高,節水灌溉、綠色農田、數字農田建設模式進一 步普及,糧食生產功能區、糖料蔗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 區、現代農業園區和田園綜合體等同步建設、一體推進,支撐糧 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力爭全區糧食產能邁上 300 億斤臺階。
19《重慶市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規劃期內,圍繞提升糧食產能,集中力量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滿足人們對糧食和食品消費升級需求,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基礎。通過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確保我市到2025年建成1810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202萬畝高標準農田,到2030年建成1960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545萬畝高標準農田。把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規劃期內完成112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任務。到2035年,通過持續改造提升,全市高標準農田保有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綠色農田、數字農田建設模式進一步推廣,支撐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更高層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全市糧食安全保障基礎。
20《四川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到 2025 年,全省累計新建高標準農田 1230 萬畝,高標準農田保有量 5726 萬畝;累計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 598 萬畝;累計新建高效節水灌溉面積 221 萬畝,以此確保全省糧食產量穩定在 710 億斤以上。到 2030 年,全省累計新建高標準農田 1857 萬畝,高標準農田保有量 6353 萬畝;累計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 1594 萬畝;累計新建高效節水灌溉面積 406 萬畝,以此確保全省糧食產量穩定在 720 億斤以上。到 2035 年,通過新建高標準農田,對未達標的高標準農田進行改造提升,全省高標準農田保有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 糧食產量穩定保障在 720 億斤以上,綠色農田、碳匯農田、數字農田進一步推廣,權責明確、主體多元、保障有力的高標準農田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形成,糧食及重要農產品的安全保障能 力持續提升。
21《云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2021—2025年,新建高標準農田1500萬畝,改造提升550萬畝,到2022年,全省建成高標準農田2800萬畝,高標準農田面積占比達34.25%;到2025年,全省建成高標準農田3953萬畝,高標準農田面積占比達48.35%,超計劃完成國家下達云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2026—2030年,新建高標準農田620萬畝,改造提升610萬畝。到2030年建成高標準農田4537萬畝,高標準農田面積占比達55.93%。2031—2035年,通過持續改造提升,全省高標準農田建成面積和建設質量進一步提高,綠色農田、數字農田逐步建成,有效支撐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22《貴州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取得明顯成效,全省糧食生產能力和農業防災抗災減災能力有效提升,永久基本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農田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和農田耕種收水平邁上新臺階,骨干水源受水區基本打造成高標準農田。2021-2025年新建高標準農田851萬畝,其中在永久基本農田內766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61萬畝,保障全省糧食產能穩定在1058萬噸以上水平;2026-2030年新建高標準農田505萬畝,其中在永久基本農田內 455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247萬畝,保障糧食產能穩中有增。規劃期內,同步推進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建設,2021-2025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29萬畝,2026-2030年再新增 107 萬畝。2035年展望:根據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按照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到 2035 年逐步將全省 3614 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使全省高標準農田保有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綠色農田、數字農田等現代農田建設新模式進一步普及,糧食安全根基更加牢固,鄉村振興成效更加顯著
23《寧夏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年—2030年)》
到2022年建成高標準農田970萬畝,以此穩定保障360萬噸以上糧食產能;到2025年建成1100萬畝,并改造提升現有高標準農田160萬畝,以此穩定保障380萬噸以上糧食產能;到2030年建成1250萬畝,并改造提升現有高標準農田340萬畝,以此穩定保障400萬噸以上糧食產能。將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2021年—2030年完成180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
24《西藏自治區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
明確到2025年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46萬畝、改造提升45萬畝,到2030年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566萬畝、改造提升103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