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湘市羊樓司鎮的發展勁頭,從未像現在這樣足。
作為“湘北重鎮”,羊樓司鎮地處長江之濱、湘鄂兩省交界的特殊位置,多年前作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被寄予厚望。不過,“臨江聽潮”多年,發展一直步履蹣跚。
直到刮起了一場“小南竹撐起大產業”的升級風暴,羊樓司鎮才牛起來了!該鎮目前有竹木加工企業600余家,其中規模企業26家,直接從業人員達2.7萬多人,帶動湘鄂贛毗鄰地區南竹種植超10萬戶,產品涵蓋竹家居、竹建材、竹工藝品6大系列480余種。其中,竹床、竹椅等小家具占了全國8成多的市場份額,竹產業年產值達33億元。
“中國竹器之鄉”羊樓司鎮,正念響生態產業經,成為湖南特色產業小鎮建設的“排頭兵”。
做活“竹文章”:從賣南竹到賣產品
8月28日,車行107國道,還未進入羊樓司鎮,目之所及,是漫山遍野的竹林連成竹海。和興、鼎誠、實誠、凌云、盛世……道路兩旁,“金字招牌”目不暇接。越往里走,竹作坊、竹器越多。房前、屋后、廠內,除了竹器,還是竹器。
走進羊樓司鎮黨委、政府辦公樓,發現門頭、門窗、地板裝飾,全由南竹制造。“羊樓司的南竹種植始于元代,原先以賣竹為主,抱團發展產業是近些年的事情。”羊樓司鎮黨委書記夏逢響感慨萬千,上世紀末,湘鄂兩省邊民,曾展開了一場“竹木大戰”,鄂南的李橋鎮轉向發展茶產業,羊樓司鎮則堅持到了最后。
羊樓司人憑什么?“做活‘竹文章’,推進產業融合!”夏逢響底氣十足地說,近年來,臨湘市確立了“大產業、大發展”的理念,制定出臺了竹產業行動計劃。羊樓司鎮全力打造南竹豐產林、筍竹培育、科研實踐3大基地,做大一產業;打造竹產品加工、南竹家居、電商等主導產業,做強二產業;以中國竹藝城為平臺,培育以物流、金融、文化、娛樂為重點的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做活三產業。
龍頭企業晨星竹業產品陳列室內,竹椅子、竹凳子、竹家具等一應俱全。細數各種休閑竹椅,多達20多種。
“今年,我們的休閑竹椅摘得第二屆中國(上海)國際竹產業博覽會金獎!”晨星竹業總經理沈鋒很自豪,“企業能做大做強,靠轉變發展思路,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轉型。如今,企業形成了集采毛竹、運輸、加工、銷售等于一體的產業鏈,產品遠銷海內外。”
做實“竹主題”:從賣產品到賣創意
“陳氏竹簡”,在羊樓司頗負盛名。陳氏家族中有3戶人家從事竹工藝產品的加工與銷售。當地人稱,陳氏家族的致富史,也是羊樓司鎮竹產業發展史的縮影。
陳蓉蓉年紀雖不大,但從事竹產品加工已11年,算是創新竹產品的“領頭雁”。她回憶,小時候,其他地方還在賣南竹,父親就憑賣竹桃板,一時紅火。隨著市場競爭加劇,父親差點“敗下陣來”。
從小耳濡目染,陳蓉蓉看準了南竹的發展未來,大學畢業后回鄉創業,一入行就選擇了產品附加值更高的文創產品“竹簡”。
在陳蓉蓉的家庭作坊內,幾個工人管理著幾十臺機械設備,在小竹片上進行激光刻字。“‘竹簡’的創意源于中國古代的簡牘,市場前景好。”陳蓉蓉算了一筆賬,“一根成竹僅能賣到七八元,但制成300多個竹簡,可賣到近百元。產品搭乘‘電商快車’,遠銷全國各地。”
“竹產品+電商”,也給當地“竹主題”作了注腳。中國竹藝城京東臨湘特產館內,小伙子沈園可是電商賣“竹主題”產品的“大老板”。談起生意經,他很謙遜:“今天接待游客3批次,線上已銷售近300單。全鎮去年電商銷售近16億元!”
羊樓司人并不滿足現狀。鎮上的竹木家居創新創業園建設如火如荼,一個集精深加工、產品展銷的“南竹產業航母”呼之欲出。現場督戰的鎮長李志華胸有成竹:“目前已簽約企業22家。全鎮正推進竹木家居創新創業園、筍竹食品冷鏈物流園、竹類交易物流園、中國竹藝城‘三園一城’項目建設,朝著深加工、附加值高的產品進軍。”
做強“竹旅游”:從賣創意到賣文化
當“南竹”遇上“旅游”,會產生怎樣的奇跡?勤勞智慧的羊樓司人,如今也給出答案,開啟了竹海“掘金”之旅。
秋風起,南竹涼。夏秋之交,進龍窖山觀竹海、住竹屋、乘竹筏、品竹宴的游客絡繹不絕,極具特色的“竹旅游”迎來小高峰。曲徑通幽處,自駕游車隊里,“湘F”牌照居多,“鄂B”“湘A”“贛G”等牌照也不少。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近年來,羊樓司鎮依托“中國竹器之鄉”和“瑤祖故里”等文化品牌,推進“竹旅”融合發展。目前,全鎮有星級農莊7家,鄉村旅游景點(區)4家,小型餐飲、酒店150余家,民宿50多家,日接待游客2000人。
到羊樓司,必嘗“全竹宴”。主食材為竹筍、竹雞、竹蟲、“竹燕窩”……道道菜都有“竹”。這不僅讓游客大飽口福和眼福,還激發了當地年輕人創業。他們通過眾籌,創建了原生態“十三竹酒”生產基地,釀造出“竹筒酒”,年銷量超1萬筒。
今年,龍窖山村民通過眾籌,組建泉源鄉村旅游服務有限公司,入股合作創立旅游項目,一期建有100米極速山地滑草、生態叢林穿越等項目,集美食餐飲、休閑娛樂于一體,帶動全村人吃上“旅游飯”。
以竹為媒,羊樓司鎮相繼承辦了野櫻花油菜花節暨湖南省攝影大賽,舉辦了瑤族篝火晚會等系列活動,逐步形成“秘境龍窖山、尋根瑤祖源”旅游文化品牌,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以上。
■點評
從賣南竹到賣產品,從賣產品到賣創意,從賣創意到賣文化……綜觀羊樓司鎮做活“竹文章”的過程,也是他們告別路徑依賴、不斷創新求變的歷程。在單純賣南竹效益不高的情況下,羊樓司人依托南竹資源,在竹家居、竹建材、竹工藝、竹旅游等方面做文章,探索產業融合、產鎮融合、竹旅融合的發展模式,一個前景看好、潛力巨大的新產業隨之崛起。
產業興,竹變金。在湖南省,像羊樓司鎮這樣有著傳統資源優勢的鄉鎮為數不少,但真正將資源轉化為大產業的并不多。愿更多的鄉鎮像羊樓司鎮一樣,依托當地資源優勢,順應市場新變化,走出自己的特色產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