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市委書記秦保強深入召陵區、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部分村鎮,調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賈宏宇、周新鶴參加。
在召陵區青年鎮三朱村,秦保強實地察看光伏發電項目,指出要發揮光伏扶貧環保、可持續等方面的優勢,有效整合資源實現集約開發,引導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建設,提高運維水平,增加農民收入。他還深入部分脫貧戶和監測戶家中,詳細了解群眾在經濟收入、政策享受、看病就醫、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情況,關切詢問生活上遇到的困難,鼓勵他們提振生活信心、克服暫時困難,在黨和政府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支持下,靠勤勞的雙手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他還勉勵家長要重視教育,尊重孩子意愿,引導孩子學好文化知識、練就過硬本領、爭作棟梁之材;叮囑相關部門和幫扶干部要落實落細各項幫扶政策,用心用情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及時將黨和政府的關愛溫暖送到群眾手中。
在召陵區召陵鎮白莊村富硒產業園,秦保強詳細詢問甘薯育苗、品質、市場、利潤等情況,對產業園發展模式給予充分肯定,與園區負責人認真交談,探討鄉村產業發展新路徑。他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振興,要認真總結發展模式,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品品質,廣泛開拓市場,打造影響力、帶動力、輻射力強的專業園區,努力把“小紅薯”做成大產業。要按照“一縣(區)一特色、一鄉(鎮)一園區、一村一基地”的思路,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大力推廣“鏈園一體”,支持農產品龍頭企業增優勢、創品牌、建基地,積極探索漯河特色的鄉村振興新模式。要充分挖掘、系統集成鄉村產業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城鄉水系貫通等政策疊加優勢,全域規劃、統籌推進,用好各項政策機遇,系統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帶。
在處處散發著濃郁文化氣息的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姬石鎮姬石村,秦保強實地察看了村文化廣場、周邊環境、污水處理廠、村經濟聯合社倉儲冷庫等,仔細聽取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匯報,強調要探索村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模式,發展規模化、特色化種植,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建設農業加工基地,實現農戶、村集體和企業共贏。要挖掘現有生態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引領,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域景觀、歷史遺址、傳統飲食、名人逸事等文化品牌,推動鄉村文旅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塑形鑄魂。要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極探索農村污水治理新模式,將農村污水處理與農村生態改善、全市水系貫通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與農村實際相適應的治污新路徑,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