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北省水利廳獲悉,水利部近日下發通知,確定廣東、浙江、山東、江西、湖北、遼寧、廣西7個省(自治區)作為第一批省級水網先導區。鼓勵7省(自治區)先行先試,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力爭用3到5年時間,在先導區建設上取得明顯成效,創造一批可借鑒、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湖北地處“長江之腰”,是長江干線流經里程唯一超千公里的省份,肩負著“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的特殊使命,在國家水網中地位舉足輕重,境內三峽、丹江口水利樞紐是國家水網“心臟”,長江、漢江等大江大河以及引江補漢等重大工程是國家水網“綱、目”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湖北省級水網先導區規劃建設項目共53項,總投資5600.6億元,其中“十四五”期間投資1756.7億元。按工程類別來分,防洪排澇減災工程21項,包括長江堤防提檔升級工程、洞庭湖四口水系綜合整治工程(湖北)、四湖流域河湖水網治理工程、洪湖東分塊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工程等;水資源配置和供水保障工程21項,包括引江補漢輸水沿線補水工程、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二期工程、清江引水工程、大別山南麓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太湖港灌區新建擴建工程等;水生態保護治理工作10項,包括十堰丹江口水庫庫濱帶治理工程、梁子湖湖群綜合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等;水網智慧化工程1項,即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工程。
據悉,湖北水網建設將圍繞支撐國家水網能力、保障湖北先行區建設、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推動水網智慧化水平、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和資金籌措模式等六個方面實現新突破。通過開展水網先導區建設,加快形成省級水網骨干工程布局,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區域供水保障能力和河湖生態持續改善能力,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供堅實水利支撐和保障。
湖北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北水情極為特殊,多年平均入境水量是本地水量的6倍多,是名副其實的“洪水走廊”,江漢平原“水袋子”和鄂北崗地“旱包子”并存,既要防洪減災為洪水找出路,又要節水抗旱謀發展,以湖北省作為省級水網建設先導區建設省份,可為全國不同地理條件、不同氣象特點、不同水文特征的區域提供借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