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襄陽生物樣本庫總經理王海波急匆匆趕往內蒙古。原因是內蒙古一家科研機構在特定人群和牛羊的血液、骨髓中檢測出了布魯氏菌病,主動對接申請襄陽生物樣本庫庫存,并請求協助在青海、西藏、新疆等地擴充樣本來源,幫助研發布魯氏菌病新型診斷試劑。
生物樣本庫也叫“生物銀行”,是指收集、存儲人體生物樣本以及與其相關的臨床資料的資源庫。
6月27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襄陽生物樣本庫,探訪這家“生物銀行”。
可儲存樣本1500萬份以上
液氮存儲罐溫度可達-196℃
這家特殊銀行位于襄陽高新區珠海大道襄陽科技城內,由漢江國投下屬湖北微傘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建設,是漢江流域和中部地區唯一一家集生物樣本儲存、試劑設備研發、醫學檢驗檢測、大健康數據集成管理為一體的科研服務應用平臺。
在一樓超低溫存儲區,40臺-86℃大型超低溫冰箱8列擺放。冰箱內分成4格,設4個小門,每道門內存放30個規格統一的金屬盒,金屬盒里面密密麻麻擺放著蜂窩狀塑料盒,塑料盒里儲存著各類生物樣本。
“一臺冰箱最多可存放8萬個樣本。”王海波介紹,“生物銀行”總面積7000多平方米,分超低溫存儲區、液氮存儲區和常溫存儲區,可儲存樣本1500萬份以上,屬國內領先水平。
在液氮存儲區,記者透過厚厚的玻璃看到,50平方米的房間里擺放著4個大型固定液氮罐和3個小型可移動液氮罐。
“液氮罐溫度達到-196℃,樣本可長期儲存。經過10年、20年,樣本活性仍然可保持95%至98%以上。”王海波說,生物樣本庫提供從常溫到-196℃的全溫區存儲條件,可滿足各類樣本存儲要求。當前,生物樣本庫已成為臨床疾病治療和預防研究、生命科學研究、個體化治療的基礎設施。人類遺傳資源是國家重大戰略資源,對于維護國家生物安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積極打通樣本“孤島”
避免“活庫”成“死庫”
“生物樣本是整個生物醫藥研究的基石與關鍵環節,它是診斷標志物、藥物靶點開發等的‘有源之水’。”襄陽市衛健委藥政科科長彭勝軍說,追求精準治療、精準藥學,離不開樣本庫。此外,通過保存樣本,讓目前暫時無法有效治療的疾病,在未來有機會通過科研手段攻克。
去年7月,襄陽生物樣本庫通過科技部專家組評審,取得中國人類遺傳資源保藏資質。襄陽生物樣本庫運行一年來,儲存量不足5%。王海波憂心忡忡:“缺少大數據分析所需要的數據量,樣本庫整體發展會舉步維艱,時間長了就會成為‘死庫’。”
記者調查發現,襄陽市僅中心醫院一家建有300平方米的小型生物樣本庫,存有血液及宮頸細胞樣本30余萬人份。通過大數據支撐,該院在臨床研究方面取得不少重大突破。“宮頸癌早期診治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成果獲2018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腫瘤微環境腫瘤細胞分子靶點篩選,鑒定及臨床應用”成果獲2020年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據了解,“生物銀行”在全國屈指可數。如何加強與各大醫療機構合作、促進臨床生物樣本資源的開發利用和轉化?全國生物樣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郜恒駿教授認為,生物樣本庫應走“標準化、集約化、共享化”之路,在此基礎上探索合法合規的商業模式。
如何突破樣本“孤島”?襄陽市明確“生物銀行”為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平臺項目,要求市屬國有醫院、市疾控中心不再設立自有樣本庫;現有樣本分期、分批安全轉移至襄陽生物樣本庫;各醫療機構作科研用途時,可免費使用樣本,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
王海波說,他們正努力搭建“存、管、用”三位一體綜合平臺,讓資源需求方和提供方聯結起來,各取所需。目前,除襄陽本地外,已與內蒙古、河北、上海等地多家醫療機構初步達成合作意見。
借“生物銀行”搭引資平臺
襄陽大健康產業瞄準500億
今年以來,王海波先后3次隨同襄陽市招商部門到北京、上海招商。“襄陽生物樣本庫是一張新‘名片’,可以吸引上下游企業的項目合作。”
據介紹,醫藥健康產業在襄陽是“后起之秀”。襄陽市醫藥健康產業擁有規模以上醫藥制造業企業42家、全省最多的非處方藥品種,已建成全省最大的小針劑生產基地。
今年5月23日,襄陽市委副書記、醫藥健康產業鏈鏈長胡勇帶隊赴上海、武漢招商,成效明顯。
彭勝軍介紹,襄陽生物樣本庫所在的襄陽高新區科技城生物醫藥產業園,正積極引進一批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正著力從現代中藥和保健食品產業、綠色化學制藥產業、高端生物制藥產業、醫療器械和耗材四個板塊突破性發展推動產業聚集發展。
從2011年的16億元“跳”到2022年的160億元,該市今年大健康產業產值瞄準300億元。到2025年,襄陽將初步形成1—2個百億大健康產業集聚區,大健康產業總產值達500億元左右。(孫濱、汪璐、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