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顧問園區經濟研究中心依托于對園區的調研及數據分析,于7月5日發布《2023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研究報告》,旨在全面評估我國園區發展水平,以問題為導向找差距、以示范為引領促提升。報告還指出了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2023)的五個“新變化”。
??2023年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中,共有54個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的園區,較上年增長6個。 67個擁有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300家的園區,較上年增長2個,49個進出口額超過500億元的園區,較上年增長9個。
??2023年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中,國家高新區占52席,國家級經開區為48席。在區域分布上,江蘇與廣東、山東共同組成園區發展“頭部陣營”。在機制創新上,政區合一、整合升級趨勢明顯,共有近30個園區在不同階段先后開展了“區政合一”“區鎮合一”“多區合一” 等管理模式創新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百強園區中,入圍數量、經濟總量、進位情況等反映出區域發展不平衡呈減緩態勢。從對2023年百強園區在產業集群建設,集約化、數字化、低碳化發展,以及產城融合、企業服務等加分項的得分情況看,轉型探索仍處于起步階段。
??賽迪顧問園區經濟研究中心認為,新時代下百強園區發展應重點做好“高端化”“數字化”“融合化”“綠色化”“開放化”。
??具體而言,高端化方面,一是推動園區產業基礎高級化;二是提升園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數字化方面,一是重點破解“不敢轉、不想轉、不會轉”的問題,推動園區工業企業生產制造環節和能源管理數字化;二是探索建立以園區CIM平臺為底座的智慧化治理體系,提升治理效率效能;三是推動政策供給從“給優惠”向“育場景”轉變,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融合化方面,一是要以一二三產融合,帶動產城融合,以體制機制改革帶動產城融合;二是圍繞新型消費需求布局新業態,同步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提質升級。綠色化方面,一是要加快新能源供應;二是加大“存量空間挖潛”,推動存量空間再布局,開展盤活路徑再研究。開放化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外資企業服務機制,構建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二是支持園區外向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建立和完善企業境外投資服務體系;三是創新國際產學研合作模式,建立全鏈條國際創新成果轉化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