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經開區始建于2003年。2004年第一家大型生物醫藥企業(科倫藥業)落戶園區,經過18年發展,初步成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集中區。園區總體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目前建成面積8.5平方公里。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岳池縣搶抓全省“打造千億醫藥產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出臺等重大戰略機遇,實施“醫藥強縣”戰略,以經開區為陣地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正加快打造“西部領先、國內一流”的川渝合作生物醫藥城。2021年,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151.7億元,同比增長26.4%。
調研組指出,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十三五”以來,全縣共計爭取園區發展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約1.5億元,專項債券資金約19億元。完成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專業醫化廢水處理系統、多電源雙回路電網等10項專業配套;建成投運擁有小試、中試平臺的醫藥孵化中心;建成81套人才公寓等生活配套。目前正實施園區提檔升級工程,推進園區內道路升級改造,健全事故應急池、危化品停車場、公共管廊等基礎配套。
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園區現集聚化學原料藥、醫美化妝品及制劑等6大門類醫藥企業64戶,其中規上醫藥企業19戶(含全國百強醫藥企業7戶),現有藥品品種370余個,在建醫藥項目14個。正加快構建以特色原料藥為主,協同發展現代中藥、醫美妝容、醫療器械、醫貿物流四大產業,加速向制劑產業轉型的“1+4+1”產業發展體系。
開放合作不斷深入。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與成都共建生物醫藥“雙飛地”園區,分別與溫江區、雙流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專家聯合會等4個園區協會合作。與重慶合川區共建合川—岳池醫藥健康產業示范園,先后與合川區、合川工業園、重慶兩江新區水土新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四川大學、重慶大學、澳門大學、中科院天津生物所等10余個高校院所簽訂合作協議,與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泰州中國醫藥城等20余個協會園區達成合作關系。
品牌效應不斷提升。在廣安市構建的“一縣一特色、一園一支柱”的發展格局下,生物醫藥產業成為了岳池縣的支柱產業。2020年,園區被評為優秀省級開發區,并成功創建為省級綠色園區。2021年,獲批首批四川省“5+1”重點特色園區,創建為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醫藥)、國家節能標準化示范園區。今年6月,成功創建為省級化工園區。園區先后被商務部評為“中國生物醫藥最具特色園區”“中國生物醫藥最具潛力園區”。
調研組認為,要素制約凸顯發展瓶頸。環境容量不足。目前,全縣大氣方面指標無可用削減總量,導致希爾安、博利恒等醫藥項目后期環評無法取得批復。全市揮發性有機物可替代量約80噸,其中武勝約50噸,已被廣安經開區借支約15噸,鄰水約20噸,其他區縣幾乎沒有;全市氮氧化物約400噸,華鎣約200噸、前鋒約200噸,其他區縣幾乎沒有,總量指標需各縣(市、區)自行協調統籌,難度極大。可利用土地指標不夠。2022年園區新簽約企業需求用地約1090畝,其中已上報省自然資源廳審查1個批次約350畝,剩余2個批次共需土地利用計劃指標約680畝。按照土地利用計劃指標“增存掛鉤”要求,土地利用計劃指標配置與處置存量土地掛鉤,目前經開區內存量土地因地形較差、環保政策影響等原因處置較難,造成園區建設無土地利用計劃指標,難以保障土地的順利報征,工業用地緊缺,部分重點項目征地進展緩慢,已簽約的生物醫藥產業項目落地困難,擬投資企業觀望情緒濃厚。
安全生產管理能力薄弱。監管信息平臺缺失。目前還未建立信息化監管指揮體系,不便于及時全面掌控安全應急管理全過程,應急響應的效率和處置的精準度有限。企業專業力量不足。化工企業員工流動性較大,近期2家化工企業出現安全管理人員離職現象。硬件設施建設滯后。按照《岳池縣朝陽化工園區安全提升方案》,危化品停車場、應急指揮中心+信息化系統、應急池、公共管廊、封閉化管理等化工園區配套設施建設進度有所滯后。危化中隊力量欠缺。危化中隊人員未足額配備,目前的2名工作人員,僅有1人取得執法證,1人無相應的執法或化工企業工作經驗,同時要兼顧其他工作,不能達到最大工作效能。
服務能力有待提升。服務企業融資手段不多。部分園區企業融資難,如愛斯特因資金缺口較大,開工建設近4年尚未建成;對醫藥企業檢測能力不足。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藥械監管和執法工作的人員共有134名,其中化學及相關專業人員僅1名,占比0.7%,專業監管人員缺乏。同時,技術支撐力量薄弱,導致藥品醫療器械抽檢數量與監管要求存在較大差距,2021年,醫療器械僅抽檢3家5批次,抽檢家數覆蓋率不足。解決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不夠及時。
人才支撐不夠有力。缺乏人才信息交流平臺。針對生物醫藥產業鏈不同階段、不同細分領域,缺乏企業需求與從業者技能匹配的生物醫藥領域人才交流平臺。缺少生物醫藥專業人才。生物醫藥企業在本地難以招收具有從業經驗的一線員工和高學歷的專業人才。企業文化建設水平總體較低。一些中小型企業對企業理念、員工身心健康等企業文化建設意識不夠、能力不足,沒有形成良好的外部工作環境,難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2021年,生物醫藥企業員工流失率超過30%。
調研組建議,強化要素保障,推動項目落地落實。經開區配合生態環境局加強與上級行業主管部門溝通協調,調劑環境容量指標。生態環境局強化對重點排污單位污染治理措施、環境風險防控措施的監管,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加快經開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醫藥企業要落實國家和地方相關要求,加強水、大氣污染物減排;發展綠色制藥技術,打造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高安全性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推動原料藥產業整體升級。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強化向上對接,爭取用地指標,解決企業的用地需求。同時做好“標準地”供應及“交地即交證”工作,為產業園區項目建設搭好臺、鋪好路。經開區要培育現有企業,增量用地指標優先支持園區優質企業重點項目,提高土地畝均投資率;把好企業入口關,引進優質企業,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閑置土地產生;加大存量土地處置力度,與國有企業協商將地形較差、醫藥企業無法使用的存量土地轉化為公共設施建設用地。
抓好安全生產,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建立環保和應急綜合監管平臺。經開區、應急管理局、生態環境局,要依托通訊網絡構建環保和應急綜合監管平臺,通過風險源管理、應急資源管理、數字化預案等日常管理,結合監測預警,對風險產生發展全過程進行嚴密監控,為應急響應過程中領導和專家的決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和更為便利的操作手段,降低突發事件對環境的影響。充分發揮應急管理駐點專家作用。通過專家帶領本地執法人員進行日常檢查與執法,提升執法人員水平,對醫藥企業開展更深入地安全檢查;針對醫藥生產企業的安全薄弱環節進行培訓,提升企業生產安全管理能力。規范化工園區建設和安全管理。經開區要完善配套安全和應急設施,增強化工園區的安全應急保障能力,防范危險化學品一般及以上的安全事故,不斷提升化工園區安全水平。嚴格執行化工建設項目準入條件。應急管理局等相關部門要嚴格監督企業落實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四川省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管控等要求,嚴格控制涉及有毒氣體和爆炸物等建設項目。
提升服務水平,保障企業健康發展。積極搭建銀政企對接平臺。經開區協調金融局等政府部門和商業銀行等金融單位與企業對接,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提升對企業產品檢測服務能力。市場監管局要加強人才培訓學習,將更多熟悉項目、政策的專業人員充實到藥品監管隊伍中,并積極爭取省、市市場監管局、藥監局等上級部門派員到岳池掛職或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到省、市局學習鍛煉。及時解決企業實際困難。要實行周研判、月調度機制,充分發揮與企業一對一保姆式服務作用,一線解決企業證照辦理、水電氣供給等生產經營具體問題。
涵養專業人才,夯實園區建設基礎。建立院士工作站工作機制。經開區要與科倫、仁安等企業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邀請至少1名生物醫藥相關領域院士簽訂合約,政府給予一定補貼,組織院士及其團隊與企業研發人員進行聯合研究,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品品牌、聯合培養科技創新人才、聯合開展高層次學術或技術交流活動。建立人才交流信息平臺。經開區聯合人社局等相關部門,依托政府門戶網站開辟生物醫藥人才交流信息專欄;定期邀請企業管理人員、專家進行緊缺人才需求預測,依據預測結果發布相應的緊缺人才目錄,適當放寬人才招引條件,及時發布用人單位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信息,更加快速、精準、有效地吸引符合要求的急需型人才到岳池工作。建立校企聯合培訓機制。經開區與教科體局,依托廣安職業技術學院、廣安電力職業技術學校,根據企業需求,培養一線產業工人。引導企業建設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經開區定期邀請相關領域專家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培訓專題講座,組織企業管理人員參加培訓學習,引導企業樹立企業文化建設意識,提高企業文化建設專業化水平,提升企業對員工的吸引力,建立一支穩定的員工隊伍。(供稿:岳池縣政協 陳宏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