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海珠區鳳和(康樂村、鷺江村)片區城市更新單元詳細規劃》由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正式公布實施。和現行控規相比,調整后的改造范圍增加了214.34萬平方米,同時調整了部分用地性質。

鳳和(康樂村、鷺江村)片區位于海珠區中部,北至新港西路,毗鄰中山大學,南臨新西路,東至廣州大道南,西至瑞康路,更新單元用地面積289公頃。改造范圍內規劃總用地面積為110.17公頃,主要由居住用地、村莊建設用地、農林用地等調整為居住用地、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商住混合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等。和現行控規相比,調整后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增加6.75公頃,綠地與廣場用地增加2.87公頃,水域減少0.14公頃,公用設施用地減少1.03公頃。
改造范圍內規劃總計容建筑面積為377.98萬平方米(含政府統籌計容建筑面積10.38萬平方米),和現行控規相比,調整后增加214.34萬平方米。其中,居住計容建筑面積215.36萬平方米(含政府統籌居住計容建筑面積3.45萬平方米),商業服務業計容建筑面積144.63萬平方米(含政府統籌商業服務業計容建筑面積6.93萬平方米),獨立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公用設施計容建筑面積17.99萬平方米。產業建設量占產居總建設量的比例為41%。
改造范圍內共配置面向居住類公共設施309處,產業類公共設施按產業片區建筑面積不少于6%配置,具體可結合項目實際確定。
在道路交通方面,此次規劃對道路紅線寬度及線位進行調整。其中,和現行控規相比,道路線位調整14條,新增2條支路,取消1條支路。調整后更新單元內道路密度由現行控規的11.31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11.61公里/平方公里。
此外,在保障市政管線不受影響、保障消防安全的前提下,規劃提出,同權屬單位的地下空間可采取跨越城市道路整體聯通建設的方式開發。綜合考慮道路、綠地的功能與使用需求(如市政管網敷設情況及深度、兼容軌道或公服功能的需要),通過地下空間專項論證,整體統籌布局停車、設備及通道等功能,實現地下空間整體連通、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