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園區才叫智慧園區?智慧園區怎么建?近期,省住建廳、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發布《智慧園區建設》地方標準,給這些問題提供了答案。
《智慧園區建設》主要針對產業園區、社區及企業園區、商業園區等類型,將于今年11月29日實施。中建三局為標準編制的牽頭單位。該局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陳洋洋介紹,產業園區是多棟單體廠房組成的建筑群。以前,在建設過程中,往往使用建筑業的標準,但這些標準“只管建筑、不管運維”“只管樓內、不管樓外”,各子系統之間互不相通,數據割裂。
“智慧園區是指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互通、開放共享、協同合作、創新發展的新型園區。”陳洋洋介紹,《智慧園區建設》分為兩部分,《通用要求》部分規定了智慧園區總體框架、基礎設施、能力層及應用層建設,《平臺建設》部分則規定了智慧園區能力層和應用層各模塊的功能。
“比如說智慧安防,《智慧園區建設》要求,在能力層,要具備AI監控、軌跡查詢、智慧巡更、應急管理等功能;在應用層,物業、保安等子系統要智慧聯動,形成管理閉環,并預留將來接入智慧城市的接口。”陳洋洋說,園區實現智慧化后,可以節省運行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同時,除水電氣、物業等基礎服務外,智慧園區還能為企業提供政策信息供給、金融科教咨詢、員工培訓等服務,甚至能進行產業分析,在招商引資、產業協同等方面提出建議,促進園區內企業的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