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陜西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蒿慧杰到吳起縣調研產業園區發展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緊扣“五集五區”要求,大力實施產業園區提升工程,做強產業發展載體,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蒿慧杰首先來到晶源光伏焊帶項目現場,聽取園區開發建設和項目招商引資情況介紹,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他強調,要持續優化園區布局、強化園區招商、實化園區保障,推動園區項目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政策集成支持。在延安氣田中區北部產能建設指揮部、吳起100萬方天然氣調峰儲備站和京潤20萬噸混合輕烴分離項目現場,蒿慧杰詳細了解項目建設情況,強調要發揮資源優勢,明確主攻方向,推動油氣產業鏈向下游細分領域不斷延伸。在圓方集團和白豹鎮洛河食用菌產業園,蒿慧杰詳細了解企業技術工藝、市場銷售、帶動就業等情況,強調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在助推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和農民就業增收上發揮更大作用。在汽車改造和油氣鉆采設備制造項目、勝利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蒿慧杰實地察看項目建設和企業運營情況,叮囑企業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發展與能源相關的裝備制造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調研結束后,蒿慧杰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吳起縣工作匯報。他指出,近年來,吳起縣在產業園區發展上認識到位、措施對頭、推動有力、效果明顯,呈現出好的發展態勢、好的發展趨勢、好的發展氣勢。他強調,產業園區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要按照“五集五區”的要求,做大做強產業園區,不斷提升承載能力。一是在工作總體安排上要“兩件事同做”。一方面要主動對接市級規劃,緊貼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和本地比較優勢,按照“一區多園”的空間布局,抓緊規劃修編。另一方面要抓好規劃執行,必須得做且現在有條件做的工作,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等工作要不等不靠,抓緊往前推。二是在主導產業選擇上要“兩口鍋做飯”。一方面要緊盯強縣目標,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能源化工及相關裝備制造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筑牢經濟增長和財政增收的“壓艙石”。另一方面要緊盯富民目標,圍繞“土特產”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等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群眾就業增收。三是在推進手段上要“兩只手發力”。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發揮“鏈主”企業的龍頭作用,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成長,提升產業鏈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以鏈長制為抓手,發揮政府統籌協調作用,促進上中下游配套企業集聚,促進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四是在主體培育上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圍繞壯大主導產業精準招商引資,千方百計招引一批領軍企業、配套企業。另一方面要培強本土企業,全面落實中省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用好周“解難”機制和“陜企通”平臺,助推基礎好、發展快、潛力大的本土企業做大做強。五是在項目謀劃上要“兩只眼看路”。一方面要“向上看”,緊盯中省產業政策,另一方面要“向下看”,結合我市“十五五”規劃前期研究,圍繞培育優勢產業集群,謀劃一批重點項目,嚴禁“兩高一低”項目上馬。六是在功能構建上要“兩條路并走”。一方面要立足園區,統籌建好公共研發平臺、污水處理設施、物流倉儲設施、生活服務設施等,盡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成本。另一方面要結合鎮區強功能和鄉村全面振興,探索由產業園區所在鎮區或周邊村莊就地就近承擔園區生活功能和部分生產功能的路子。七是在發展要求上要“兩條線都守”。一方面要追求高線,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另一方面要堅守底線,堅決守住安全生產、金融債務、生態環保、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等方面的底線紅線,實現安全發展、綠色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