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意見》解讀
1.產業優勢
新一代信息技術是創新最活躍、帶動性最強、滲透性最廣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目前正處于新一輪革新發展的拐點期,為本市產業發展帶來“變道超車”的新機。
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方面,我市已形成設計、制造、裝備業良好發展態勢,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國內領先。2016年,行業企業總營收同比增長23.4%,約占全國16%,位列全國第三。產業鏈上下游環節齊備,聚集了紫光展銳、大唐半導體、智芯微電子等國內龍頭設計企業和京東方、聯想、小米等國內優質的整機系統廠商,同時帶動北方華創、中電科、有研半導體等一批裝備材料企業快速成長為國內龍頭,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
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面,北京市企業數量多、新增企業快、行業分布廣、技術含量高,產業相對集中。在人工智能芯片、人臉識別、聲音識別、自動駕駛、金融分析等多個細分領域均占有先發優勢,集聚了曠視科技、商湯科技、寒武紀、地平線等一大批具備顛覆性原創核心技術的創業企業,已初步形成覆蓋全產業鏈、協同發展良好的產業集群。
在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發展方面,具備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平臺和產品,以及高標準、高效能、高可用、低成本的云服務和大數據應用。在產業模式上,優化整合了投資基金、產業鏈和創新孵化等發展要素,在全球首創“云基地”。擁有以百度、京東、小米、新浪等為代表的網絡入口型、電子商務型、智能設備型和新媒體型數據平臺類型,形成大數據產業生態鏈。
在網絡空間安全產業發展方面,2016年,北京市全年產業規模同比增長近26.4%,繼續保持全國首位。初步形成安全操作系統、網絡安全、應用安全等自主可控技術體系,在安全芯片、可信計算、密碼產品、安全操作系統、安全數據庫等基礎軟硬件產品方面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國內主要網絡安全企業有半數在京注冊,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落戶北京。
在第五代移動通信(5G)產業發展方面,擁有數量眾多、全國領先的5G技術研究機構,在系統設備、優化測試、網絡運營、芯片及終端等關鍵環節都有具備行業優勢的代表性企業。研發優勢明顯,5G國際標準提案文稿占全國1/6,研制成功全球首家支持256大規模天線系統,在5G技術試驗驗證、基礎設施建設和融合創新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2.發展目標
到2020年,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關鍵核心技術與知識產權,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形成一批擁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區域協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全球產業競爭。
3.重點方向
一是提升集成電路自主發展能力
實現核心設計技術創新突破,骨干企業芯片設計能力達到7至10納米,3至5家企業成長為國際先進企業或國內龍頭企業。促進全產業鏈聯動協同發展,推進產線建設,提升產能規模,推動細分領域特色工藝研發與產業化。提升裝備材料自主配套能力,推進光刻機光學系統等核心部件研發及產業化,提升零部件和關鍵材料本地化配套能力。大力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建設集成電路創新研究院和集成電路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提升對產業技術發展的服務能力。
二是建立人工智能研發優勢
構建層次化、系統化人工智能技術體系,在算法研究、芯片研發、應用技術和傳感能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搭建人工智能協同創新平臺,推動北京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設,支持共性技術研發,加快人工智能科研成果轉化。推動人工智能與行業應用深度融合,在智慧城市、智能教育、智慧交通等熱點領域,培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促進人工智能與金融、醫療、安防、家居等行業融合發展。
三是形成大數據創新業態
突破大數據共享開放關鍵技術,規范大數據流通標準,創新各行業、機構數據共享機制,推動公共數據共享開放。推動大數據成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促進政務信息資源優化配置和政務部門間業務協同。打造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推動“中國數壩”云計算產業基地建設,推動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平穩運行,建設面向津冀、輻射全國的工業云和工業大數據服務平臺。培育大數據行業應用新模式。
四是提高云計算供給能力
突破云計算關鍵核心技術,重點增強海量、高緯度、異構數據的高效、安全云存儲服務供給能力,研發具備語義、語音、圖像、視頻、生物特征等功能的新型智能云服務技術。打造“祥云工程”3.0,形成醫療云、交通云、教育云、金融云等行業“云生態”。
五是提升網絡空間安全話語權
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推動基礎軟件核心技術及硬件共性支撐平臺發展,重點發展面向云計算、大數據的虛擬化網絡安全技術,建立安全評估和服務評價體系。圍繞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安全、移動互聯網安全等應用領域,提升網絡安全防護整體解決能力和網絡空間綜合防御能力。加強創新載體建設,推動基礎軟件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加快基礎工業軟件創新工程和智能可信計算系統創新工程建設,打造國家網絡安全產業示范園區。
六是引領第五代移動通信(5G)相關技術發展
做好5G關鍵技術和標準的研發布局,加快推進5G通信網絡建設試點。提升5G應用基礎核心能力,打造移動終端、網絡核心芯片、元器件、智能傳感器和操作系統的自主軟硬件體系。推動物聯網與應用融合發展。加快物聯網泛在基礎設施、應用服務平臺和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建設。構建5G相關通信技術應用生態。
二、典型案例
(一)云計算領域推薦企業
1、北京金山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金山云,金山集團旗下云計算品牌,創立于2012年,是全球領先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提倡用心打造公有云平臺,專注行業。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香港和北美等全球各地設立數據中心及運營機構。
金山云已推出云服務器、云物理主機、關系型數據庫、緩存、表格數據庫、對象存儲、負載均衡、虛擬私有網絡、CDN、托管Hadoop、云安全、云解析等在內的完整云產品,以及適用于游戲、視頻、政務、醫療、教育等垂直行業的云服務解決方案。金山云一直關注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實踐工作,推出的覆蓋IaaS、Paas、SaaS、行業解決方案四個層面,適用于各行業的多種組合型AI解決方案和服務。
目前,金山云估值已超過11億美金,成為云服務創業領域的第一只獨角獸。未來金山云將一如既往,為用戶提供有競爭力的,安全、可靠、高品質的云計算服務,用云計算將未來提前帶到今天。
(二)大數據領域推薦企業
1、北京嘀嘀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滴滴出行是全球領先的移動出行平臺;為超過4.5億用戶提供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豪華車、公交、小巴、代駕、租車、企業級、共享單車等全面的出行服務。滴滴日訂單已達2500萬,同時滴滴還以人工智能技術支持城市建立智慧交通解決方案。2016年8月,滴滴出行并購優步中國。
公司致力于與不同社群及伙伴協作互補,運用大數據驅動的深度學習技術,解決全球出行、環保、就業挑戰;提升用戶體驗,創造社會價值,建設開放、高效、可持續的移動出行新生態。2016年,滴滴登上《財富》雜志“改變世界的50強”榜單;同年,獲《MIT科技評論》膺選為全球五十大創新企業之一。2015年,滴滴入選達沃斯全球成長型公司。
基于大數據的新一代移動出行平臺已為超過4.4億用戶提供全面的出行服務,該平臺利用大數據智能處理與決策技術、強大的計算能力和通信設施,實時獲取交通數據、路網特征、公眾出行特征等交通信息,為公眾出行、企業服務、政府管理和決策等提供高效率服務,促進了“開放、高效、可持續”的移動出行生態建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滴滴大腦作為平臺的決策中心,是為平臺制定大數據決策的智能系統。通過大數據、機器學習和云計算等技術最大化利用交通運力,并做出最優決策,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2、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千方科技)初創于2000年,公司堅持自主創新,持續研發和提供行業尖端技術和產品,創新產品和服務的運營模式,致力于構建車路人云自主協同一體化的下一代智慧交通、視頻監控產業生態,引領智慧城市產業全面繁榮。
千方科技率先完成了覆蓋城市交通、公路交通、軌道交通、民航等領域的大交通產業布局;以此為基,公司高度整合產業鏈服務內容,持續提升業務協同互補能力,踐行“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即將“一體——產品研發、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三大能力”結合并不斷創新,持續拓展“兩翼——智慧交通和智慧安防”兩大業務領域,并以交通工程、交通控制、大數據、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等技術為驅動,以“互聯網+”和PPP相結合的商業模式為載體,打破傳統業務局限,在智慧城市、智慧園區、智慧校園、智慧社區、智慧機場、智慧停車、智慧管廊、軌道交通、科教文化等“進城”業務領域取得突破,成為傳統交通信息化行業最具典型、穩健和快速創新轉型典范。
公司被認定為交通運輸部“智能交通技術和設備”行業研發中心、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首批“十百千工程”重點培育企業,是工信部“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牽頭建設單位、中關村智通智能交通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
(三)網絡安全領域推薦企業
1、啟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啟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國內具備超強實力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網絡安全產品、可信安全管理平臺、安全服務與解決方案的綜合提供商。2010年6月23日,在深交所中小板正式掛牌上市。目前,啟明星辰已對網御星云、杭州合眾、書生電子進行了全資收購,旗下投資參股公司達到30多家。集團成功實現了對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應用業務安全等多領域的覆蓋,并為打造一個可控的安全生態體系不斷努力。
啟明星辰擁有完善的專業安全產品線,橫跨防火墻/UTM、入侵檢測管理、網絡審計、終端管理、加密認證等技術領域,共有百余個產品型號。啟明星辰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體系。
自2002年起,啟明星辰就持續保持國內入侵檢測、漏洞掃描市場占有率第一。近年來,發展成為國內統一威脅管理、安全管理平臺國內市場第一位,安全性審計、安全專業服務市場領導者。創造了數百項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參與制訂國家及行業網絡安全標準,填補了我國信息安全科研領域的多項空白。完成包括國家發改委產業化示范工程,國家科技部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科研項目近百項。
(四)5G移動通信領域推薦企業
1、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北京注冊成立,公司控股股東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一家專門從事電子信息系統裝備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大型高科技中央企業,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TD-SCDMA的提出者、核心技術的開發者以及產業化的推動者,是第四代移動通信TD-LTE國際標準的核心基礎專利擁有者,并依托在3G、4G領域技術與產業的積累,在5G領域取得豐碩成果。
公司擁有多項核心專利技術,并參與承建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新一代移動通信無線網絡與芯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在獲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的“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TD-LTE)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中,大唐電信積極推動我國集成電路設計、制造與移動通信產業良性互動發展,為成功實現4G TD-LTE標準產業化作出貢獻。此外,公司還先后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金獎等榮譽。
大唐電信擁有信息通信相關自主知識產權、安全技術、芯片設計、軟件平臺、集成應用和一站式解決方案的產業優勢,同時在可信識別芯片、汽車電子芯片、智能終端芯片、物聯網連接性芯片、信息安全與服務、智能終端整體解決方案、基于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應用核心平臺、智慧城市、行業信息化等領域具有豐富的技術積累和競爭優勢。
2、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專注于高端智能手機、互聯網電視以及智能家居生態鏈建設的創新型科技企業。
小米公司應用了互聯網產品開發模式,用極客精神做產品,用互聯網模式銷售,自創辦以來,保持了令世界驚訝的增長速度。公司在互聯網電視機頂盒、互聯網智能電視,以及家用智能路由器和智能家居產品等領域也顛覆了傳統市場。截至2016年年底,小米公司旗下生態鏈企業已達7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