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急救援領域,無人機與直升機成為爭分奪秒挽救生命的“空中衛士”,一旦發生地震、洪水等重大災害,交通受阻,傳統救援方式難以快速抵達現場,這時,搭載熱成像儀和救援物資的無人機,能夠迅速升空,快速偵察受災區域,定位被困人員;農業生產中,植保無人機宛如農田的“智能管家”,通過預設航線,能夠均勻高效地噴灑農藥和肥料,不僅避免了人工噴灑的勞動強度與安全風險,而且顯著提高了作業效率,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助力綠色農業發展??這些應用場景和一個詞語密切相關,那就是“低空經濟”。
低空經濟涵蓋無人機、通用航空、應急救援等多個領域,為區域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低空經濟已經成為萬億級“藍海”。在西寧,低空經濟,正在成為新時代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正逐步從概念熱點走向實質性發展。如今,西寧低空經濟產業園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那么這個產業園如何建?在西寧綜保區記者找到了答案。
近年來,西寧綜保區緊緊抓住國家大力發展低空經濟和無人機產業的戰略機遇,以打造全省低空經濟產業園為依托,在深化檢測服務、拓展低空應用場景、培育優質企業等方面先行先試,加快探索高原低空經濟發展新路徑,初步形成設計研發、裝配集成、試飛檢測、場景應用等領域協同發展的高原無人機產業格局。
有了3500 平方米高原無人機行業應用場景展示廳
高原地區地形復雜,空氣稀薄,氣候條件惡劣,常規作業面臨諸多難題,但無人機憑借獨特優勢,成功開辟出一片極具價值的應用天地,為高原地區的發展帶來了新契機。
為了加大低空基礎設施建設,西寧綜保區加快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園,探索高原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試驗基地(試驗區)等創新發展模式,搭建涵蓋生產研發、設備保稅儲存、運行檢測維修等綜合保障服務平臺,設立3500 平方米高原無人機行業應用場景展示廳,建成輕小型無人機、通用直升機等起降道路,可滿足企業低空飛行器臨時起降及飛行任務訓練需求。規劃建設10 萬平方米低空飛行器停放、起飛跑道、塔臺、低空綜合管控平臺、無人(有人)載人飛行器等為一體的融合發展產業園,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和運營提供基礎保障。
為低空經濟這片萬億藍海注入科技力量
科技創新引領未來,低空經濟才能“飛”出新高度。為此,我市加大高原重載植保無人機飛播技術在草原生態治理中的研究等重點科研項目支持力度,退化草地治理項目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積極謀劃低空經濟產業科技攻關項目,重點支持無人機等遙感技術對青海河湟谷地潛在滑坡地質災害隱患早期識別等項目研究,為區域地質災害預警預防提供科學依據。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產學研”同題共答機制,共同開展無人機定位精度、避障技術優化、探測與識別技術提升等技術研究,打造低空經濟產品體系。
拓展更多低空應用場景
救援、農業、旅游、監測??低空經濟為人們打開了了解世界的全新視角。
我市圍繞生態文明高地和產業“四地”建設,立足全省地域廣闊、地形多樣、河流縱橫的良好自然條件和旅游資源豐富、網紅景點眾多、應用場景豐富的資源稟賦,深挖特色應用場景,布局打造文化旅游、環境監測、農林植保、低空物流、光伏電站巡檢、應急救援、電力巡檢、交通監控、森林草原巡查、短途通航等10 余個場景應用,梳理形成無人機供給目錄,加大產品推廣應用,推動西寧低空經濟產業在全省先行先試、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