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產業是杭州市“十三五”著力打造的產業集群之一。如今,依托已形成的良好產業基礎,杭州正努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城市。
9月12日,在北京舉行的杭州生物醫藥產業研討會上,杭州市投資促進局副局長盛曉蓉表示,近期,杭州確定了新藥研發、醫療器械、醫療數據三個支撐體系和推薦路徑,將圍繞新藥研發、轉化、生產、銷售、醫保等環節,開展生物醫藥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的建設。
這一方向與一些專家的觀點類似。浙江大學藥學院教授陳樞青表示,早期,杭州的生物醫藥產業以原料藥為主,一個弊端就是存在環境污染問題,因此逐漸不能滿足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從產業方向上看,杭州生物醫藥產業要轉型升級,就要從以原料藥為主向以成藥制劑以及生物制藥為主進行轉變。此外,杭州還應做好大數據、人工智能與生物醫藥的產業融合。“杭州的大數據產業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得很好,依托浙江大學、阿里巴巴等優秀高校、企業的研發能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將會產生很好的疊加效果。”
盛曉蓉介紹說:“在醫療器械方面,杭州將聚焦生物材料、傳感器、微球、抗原抗體核心技術等方面,在醫療數據方面,依托阿里云、唯醫網、迪安診斷等生物醫藥產業大數據公司,建設國際標準的生物醫藥大數據中心,整合數據資源,推動研究數據、臨床數據、生產數據、銷售數據等各類數據能夠被國際認可。”
杭州的底氣,來源于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形成的良好產業基礎。2017年,杭州規模以上醫藥工業總產值為507.9億元,同比增長22.9%,規模以上醫藥制造業增加值204.2億元,同比增長21.2%。目前,杭州集聚了10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包括貝達藥業、華東醫藥、泰格醫藥、迪安診斷、諾貝康等國內領先企業。
此外,杭州的高能級產業平臺日趨成熟,培育了醫藥港小鎮、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園、智慧醫健小鎮等一大批日趨成熟的產業平臺,吸引了輝瑞、默沙東、拜耳等七家全球大型藥企落戶,建成了浙江大學杭州創新醫藥研究院、中國藥科大學創新研究院等機構。
盛曉蓉還表示,杭州的整體發展環境也為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杭州的創新創業氛圍濃厚,是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城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達3.1%,民營資本投資氛圍活躍,杭州市還設立了政府產業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生物醫藥產業的投入。”
方恩醫藥發展公司執行董事長張丹對此也深有感觸:“杭州的貝達藥業研發成功了真正具有商業意義的創新藥埃克替尼,大幅度降低了國外同類藥物的進口價格。為什么它可以誕生在杭州?我想,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杭州有比較完整的創新支持體系,無論自然條件、市場條件還是政府給予的支持條件,在全國都是十分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