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產業園區逐漸被各級政府所重視,產業園區成為區域經濟發展重要助推器。目前園區經濟的發展日趨完善、日漸成熟,現已形成了建設與發展的特有運營模式,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您負責的園區是否面臨以下幾大問題?園區規劃盲目追求布局外觀性,不重實效性?園區規劃還停留在傳統城市規劃模式層面上?園區規劃同質性現象嚴重,競爭力缺乏?園區規劃水平不高,配套銜接不夠,投資環境差?園區規劃重外表空間,輕內在產業,缺乏驅動力量?產業規劃定位不準確,深度不夠,操作性不強等等,如果是請跟小編一起看看具有前瞻落地性的產業園區規劃必遵循的四大準則。
1.規劃先行
所謂產業規劃,主要包括產業發展現狀和特征的分析、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重點方向、引導和產業發展政策等。
產業園區規劃是園區建設的龍頭,規劃決定園區建設規模、方向和品位,所以園區在基礎建設過程中也始終堅持“規劃先行”的指導原則。
產業園規劃是產業園全面、系統、長遠的發展計劃,是對園區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土地開發、招商引資、運營管理等全局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研究分析,是未來一個時期指導產業園健康發展的行動綱領和路線圖。產業園區規劃是園區發展的藍圖,其決定產業園建設規模、發展方向和檔次。產業園發展必須堅持"規劃先行"的基本理念。
2.產業跟進
產業園區規劃要重視產業跟進,著重進行產業發展現狀和特征的分析,明確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重點方向、產業空間引導和產業發展政策等。
要充分考慮以下內容:一是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經濟發展水平以及面臨的發展問題等相適應;二是要立足行業和區域,體現創新、特色和區域一體化等理念;三是跳出行業和區域自身的限制,從長遠來設計和確立產業發展路線圖,構建創新型的產業體系;四是提高園區資源尤其是稀缺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園區產業結構的有序升級。
因此,要從當地實際狀況出發,充分考慮國際國內及區域經濟發展態勢,對當地產業發展的定位、產業體系、產業結構、產業鏈、經濟社會環境影響、實施方案等做出一年以上的科學計劃,從而解決關于園區產業“發展什么、怎么發展、在哪發展”等重要問題。
3.鏈式發展
產業園規劃原則應圍繞關聯、成鏈、集聚、節約四個方面展開。
關聯發展是指,園區規劃應圍繞區域主導產業展開產業園區(產業集中發展區)規劃布局,發揮優勢產業、優勢企業的關聯帶動作用,推進龍頭企業加強標準化建設和實施產品、技術擴散,提高產業協作配套水平,推動產業、企業形成配套發展、錯位發展、互補發展的良性格局。
成鏈發展,園區規劃應堅持把培育完善優勢產業鏈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構建深化產業鏈整合發展的機制,推進企業、項目之間在產業鏈延伸方向上建立相互配套、分工協作關系,形成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
4、機制創新
一是創新園區管理機制。
二是創新利益分享機制。探索建立異地落戶、業績分享機制,對跨行政區域落戶園區的招商項目,實行引入地和落戶地稅收、產值、招商業績分享。
三是創新配套服務機制。推進服務進園區,完善包括交通物流、用工條件、配套公共服務在內的各項配套環境,提升產業園區競爭力。
四是創新重資產建設機制。在重資產建設的基礎上,引進一批融資租賃公司,為產業龍頭企業提供生產設備融資租賃服務;規范重資產建設管理,既打開“拎包入住”大門,又防范“拎包跑路”風險。
五是推廣運用“云創業”模式。通過共性要素集合運作、個性要素專業經營,打造產業鏈垂直整合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