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形成較為完善的氫能產業發展制度政策環境,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基本掌握核心技術和制造工藝,初步建立較為完整的供應鏈和產業體系。
2022年1月至今,全國已有18個氫能招標項目發布,共涉及廣東、安徽、湖北、江蘇、青海、北京、上海、山東、黑龍江10個省市。無論是氫能源車,還是加氫站建設、供氫系統等都有涉及。
作為能源生產和消費大省,山東在推進氫能發展應用方面具備絕對優勢。“十四五”期間,山東省將累計建成加氫站100座,推廣燃料電池汽車10000輛,燃料電池固定式發電裝機容量達200兆瓦,氫能產業總產值規模力爭突破1000億元。
本章提出了國內氫能產業發展路徑選擇方案,為下一步國家制定氫能專利導航,完善氫能發展戰略規劃,推動氫能知識產權運營發展,科學合理布局氫能產業園區建設提供借鑒參考。具體8大思路方案如下:
除了北京,河北省也專門印發了氫能產業專項規劃。到2022年,氫能關鍵裝備及其核心零部件基本實現自主化和批量化生產,氫能產業鏈年產值達到150億元。到2025年,培育國內先進的企業10-15家,氫能產業鏈年產值達到500億元。
成都西部氫能產業園項目A、B地塊建設工可根據成都“五園一城一都”氫能產業新城布局圖來看,分別建設了氫車產業園、氫軌產業園、氫機產業園、氫堆產業園以及氫源產業園。本項目總建筑面積約40.95萬平方米,其中地上約30.85萬平方米
山西省長治市發布了《長治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長治市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長治市加氫站審批和管理暫行辦法》、《長治市燃料電池汽車交通運輸暫行管理辦法》、《長治市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助實施細則》等5個政策文件。
《六安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發揮六安市在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方面的先發優勢,致力于打造全國知名的燃料電池自主創新高地、高端制造基地和多元應用試驗區,形成完整的創新鏈條和高效的創新生態。